這屬於文白異讀現象。
文白異讀,是漢語方言中壹種特有現象,壹些漢字在方言中有兩種讀音。文讀和白讀代表不同的語音層次。
文讀,又叫讀書音、讀音、文言音、字音,是方言的外源層。白讀,又叫做說話音、語音、白話音或話音,通常是方言的自源層。
舉個例子,如果現在全國人大投票,粵語以壹票優勢成為了新的全國普通話,那麽現在我們的讀音就都要按粵語來,比如「欽點」的「欽」就要按照粵語讀作jam1,但是國內很多北方人還是習慣在口語中讀 qīn,這時qīn就是白讀,而jam1就是文讀。
關於殼字:
1958年出臺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裏面對於文白異讀詞進行了規範,其中規定:
(壹)ké(語) 殼兒、 貝殼兒、 腦殼、 駁殼槍。
(二)qiào(文) 地殼、甲殼、 軀殼。
(壹)是口語讀法,(二)是文言讀法。審音表中規定:
四、有些字有文白二讀,本表以“文”和“語”作註。前者壹般用於書面語言,用於復音詞和文言成語中;後者多用於口語中的單音詞及少數日常生活事物的復音詞中。這種情況在必要時各舉詞語為例。例如:“杉”字下註“(壹)shān(文):紫杉、紅杉、水~;(二)shā(語):杉篙、衫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