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四時養生正確的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壹年之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黃帝內經》中給出了四季的養生原則。只有順應自然物候的更替和變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養生、益壽延年。
冬季是壹年中氣候最寒冷的季節,陽氣潛藏,陰氣盛極。因此冬季養生之道,應註意顧護陽氣,著眼於壹個“藏”字。
四時養生基本法則
自然界四季變化的特點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根據中醫的理論,四時養生的基本法則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四時飲食調養也應遵循這壹原則。
春天飲食原則:是減酸宜甘、選用辛溫之品。飲食宜清淡可口,忌酸澀和油膩生冷之物,適當多攝入黃、綠色菜蔬。
夏天飲食多具有酸味、辛香之品,少寒涼、節冷飲。選用清淡爽口,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夏令進補”要溫陽調陰。
秋天的飲食原則:是少辛增酸、防燥護陰。例如,少食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多壹點酸味果蔬。適當多食芝麻、核桃、蜂蜜、糯米、乳品等。
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鹹增苦、保陰潛陽。適當攝入龜、鱉、藕、胡麻、木耳等。冬令進補要以養陰護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