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地溜兒怎麽種植

地溜兒怎麽種植

名稱:草石蠶

別稱:甘露兒、寶塔菜、地蠶、螺獅菜、地古瘤地靈、石蠶(《本草圖經》),石奇蛇(《生草藥性備要》),石祁蛇(《嶺南采藥錄》),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間草藥》),白毛巖蠶、巖蠶(《浙江民間草藥》),老鼠尾(《泉州本草》),土知母、墻蛇、石蚯蚓、飛線蜈蚣(《閩東本草》),上核樹、骨蛇藥、馬騮尾、筋碎補(《廣西藥植名錄》),白毛蛇(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白毛骨碎補(《福建中草藥》),石巖蠶、白花石蠶、毛石蠶(《浙江民間常用草藥》)。[1]?

分布:原產於東亞、中國大陸,臺灣由中國大陸引進栽培已有15年以上的時間。

草石蠶形態圖片

草石蠶形態圖片 (5張)

分類:唇形科

型態:株高15~25公分,莖方形,全株密生細毛,葉對生,長卵形,先端鈍,鋸齒緣,春至夏季開花,花冠淡紫色,地下塊莖具短節狀,白色,形似蠶體,質脆。

用途:常做觀賞植物,因形似蠶寶寶,頗為奇特,1996~2000年間,坊間偽稱是新鮮的「冬蟲夏草」而聲名大噪,價錢高昂,許多人受騙仍不知情,但經推廣之後,已成為新興蔬菜。

花期:12~1月盛產。

管理:性喜溫暖,忌高溫潮濕,生育適溫15~25度。

施肥:栽培土質以肥沃之砂質土壤為佳,排水需良好,滯水不退易腐爛。

繁殖:可用扡插法或塊莖繁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