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是哺乳動物和人類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細胞中重要的陽離子,參與蛋白質的合成和肌肉收縮。缺鎂主要表現在臨床表現上,如情緒焦慮、易激動、手足反射亢進等。正常情況下,由於腎臟的調節作用,不會發生鎂中毒。腎功能不全時,大量口服鎂可引起鎂中毒,表現為腹痛、腹瀉、嘔吐、煩渴、乏力、虛弱、呼吸困難、紫紺、瞳孔散大。
鎂廣泛分布於植物的肌肉和器官中,乳制品中較多,乳制品中較少。動物性食物中鎂的利用率高達30% ~ 40%,植物性食物中鎂的利用率較低。鎂的需要量2~3歲為150毫克,3~6歲為200毫克。
鎂在食物中普遍存在。因為葉綠素是鎂卟啉的螯合物,所以綠葉蔬菜富含鎂。粗糧、堅果等食物也含有豐富的鎂,而肉類、澱粉類食物、牛奶中的鎂含量中等。除了食物,少量的鎂也可以從飲水中獲得。然而,飲用水中鎂的含量差異很大。比如硬水含鎂鹽高,軟水含量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