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九月初九“九九”的諧音是“九九”,寓意久遠,所以常被用來祭祖,開展敬老活動。重陽節和“初”、“清”、“渝”三個節日,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祭祖的四大節日。只是在最近幾年,人們更加關註老年人,所以這個節日也被稱為老人節。
南朝阿良人吳君之,東漢時有記載,汝南縣有壹個叫桓景的人。他所在的地方突然發生了壹場大瘟疫,幻境的父母病死了,於是他去了東南山拜師學藝,神仙費長芳送給幻境壹把降妖龍劍。桓京早起晚睡,穿著戴月,刻苦學習,刻苦練習。
有壹天,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神又要來了,妳可以回去殺害蟲了。”並送給他壹袋山茱萸葉和壹瓶菊花酒,讓家鄉長輩登高避禍。9月9日,他帶領妻子、孩子和老鄉來到附近的壹座山上。
把山茱萸葉子給大家隨身帶著,瘟疫魔卻不敢靠近。再把菊花酒倒出來,大家都喝了壹口,以免染上瘟疫。他與瘟疫惡魔搏鬥,最終殺死了它。汝河兩岸的人們,至今還流傳著九月九日登高避禍、浣景揮劍刺妖的故事。此後,人們慶祝重陽節,並有重陽節爬山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