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鵑老師曾經是我的博客好友,他的作品文筆優美,意境深遠,是我所不及的。這篇雜文,寫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是警醒人們反思的傑作。
然而,當我讀到“糖醋鱖魚”這壹段時,我本能地不同意。恕我直言,這篇文章選錯了素材。
因為對於生活在蘇州的人來說,“糖醋桂魚”是最熟悉的,是蘇幫菜中的名菜大菜。這道菜的制作工藝精致復雜...炸好的“糖醋桂魚”色澤金黃,外酥裏脆,再澆上番茄醬。吃起來又酸又甜,可謂美味。這和目前時尚界對“海鮮、野味”的追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不會是想“活吃”的吃貨們的選擇,這兩道菜也不能相提並論。
當然,目前吃蘇邦菜,咬下去會看到血絲肉。肯定是廚師沒有掌握烹飪,或者是這家餐廳邊緣化了蘇邦菜,或者是假貨。
寫這篇短文的目的不是為了對人對文,而只是為了端上“糖醋桂魚”這道菜。如果妳想品嘗的話,上桌的“糖醋鱖魚”確實“栩栩如生”(如果是半生不熟的“生的”),所以在妳驚嘆的時候,我建議妳慢壹點,為了自己的健康,不要去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