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到海南島五指山東南部黎族家裏作客,主人會給敬上壹杯芳香的野生山茶,由於習慣於農歷五月采摘故稱為“五月茶”。
“五月茶”以鵲鴣茶為主要成份,配上壹定數量的益智果、茅草根、金銀花、紅營椰子根等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渴、防止傷風感冒和稀瀝腸胃消化的作用。“五月茶”采摘傳統習慣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上午,這時家家戶戶都有人上山去采摘,定為這壹時間采摘“五月茶”,是人們從實踐中認識到春茶進入質量最佳時期。所以,這壹時期采摘的茶比其他時間采的芳香,清熱解渴和防治傷風感冒療效更佳。“五月茶”民間加工方法比較簡單,先將采回的數種茶類中的粗件切碎,接著加少許的米酒炒至聞有香味,即熟度達七八成為宜,然後用弱日曬幹密裝,封存好的可用到次年。
“五月茶”分為常飲和治病時飲。常飲即平時家裏或招待客人,用時將熱開水沖就可飲用,沖壹二次的芳香撲鼻,滿口香甜,其味道清香迷人,人們稱為“解渴茶”;治病飲的要用土罐煮開後,倒出壹半為口服,另壹半當熱度未降時,放在患者身邊用被、席子圍住,讓溫度裏熱,使患者滿身出汗,這對患傷風感冒的人有治療效果,人們稱為“治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