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是“三官三民四僧五僧”,也就是說,凡是有秀才以上名聲的,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老百姓二十四過小年,和尚和尚二十五過小年。現在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在23號度過小年假期。壹些南方人也在23號過節。
擴展數據:
小年又叫謝棗、棗節、棗王節、棗節。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專家說,古代有“三官四民四船五人”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民家是臘月二十四,宅船是臘月二十五。
和北方壹樣,南宋以前是政治中心,受官僚主義影響較大,所以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反之,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為臘月二十四;鄱陽湖等沿湖居民保留船工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無論哪壹天過了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都是壹樣的”。在四川、貴州等壹些地區,臘月三十是小年,正月十五是大年。在山東的壹些地區,小年是臘月二十二。小年被認為是中國新年的開始。
清朝皇帝每年臘月二十三開始在坤寧宮祭神,是為了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