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三月三日的上巳節是古代最重要的節日。除了側浴,蘭草還經常用水沖走汙物。蘭草被認為是壹種精神上的東西,與神和鬼有聯系。另壹個原因是上巳節經常與清明節重合,所以人們認為這壹天不吉利。
而且據說三月三有鬼出沒,所以上巳節就是鬼節。上巳節又稱三月三,是四大鬼節之壹。有四個主要的鬼節:農歷3月3日的上巳節,陽歷4月4日-6日的清明節,農歷7月15日的中元節和農歷10月1日的漢壹節。
上巳節是古代最重要的節日。有洗澡、放風箏、旅遊、互贈草藥等習俗。傳說這天有鬼出沒,晚上家家戶戶放鞭炮驅鬼。
上巳節的起源:
在古代,每到三月時節,人們都會去水邊祭祀。《論語》中“浴於釋,風於舞,吟歸”是上思的習俗。在古代,三月初的第壹個三日以“幹支”為標誌,稱為“上思”。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日。
第壹個“第四天”在夏歷三月,所以它有另壹個昵稱:三四和司源。《李周·官純女巫》:“女巫老了就把浴池去掉。”鄭玄註:“老的時候拆了,現在三月,如水;洗澡就是用芳香的草藥洗澡。“《後漢書·禮儀論》:“是月初四,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據說清洗和清除汙垢是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