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歷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每年65438+10月、3月、5月、7月、8月、65438+10月、65438+2月固定為大月份;四月,六月,九月,165438+十月都是流產。二月既不是大月亮,也不是小月亮。正常年份的二月有28天,閏年有29天。
農歷大月有30天,小月有29天。而且大小月份的分布是沒有規律的,每年都不壹樣。農歷的月份是根據太陰周期確定的。新月(太陽和月亮相遇時)的日期是每月的第壹天,下壹次新月的日期是下個月的第壹天。因為壹個月周期是29.53天,所以分為月和月。大月30,小月29。壹個月的“大”和“小”以及什麽時候是“新月”,要根據太陽和月亮的真實位置來計算。在古代,它被稱為“新月”。
我們常說的農歷其實就是陰歷,它的大小和月份都是嚴格按照月相來設定的,是基於觀察,而不是固定的。
科學數據:
現代歷法數學家曾慈良根據中國幾千年來的日食、月食資料,計算出1世紀初的回歸年為365.438+0.5555438+0天,19世紀初為365.438+0.9879天,1世紀初為200天。2009年初65438+29.5305181天,那麽這個方案的年平均相當於69世紀的重現年,月平均相當於69世紀的新月,具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