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是佛教中盛大的節日之壹。即每年臘月初八,又稱“法寶節”、“佛教開悟節”、“開悟會”。在臘八這壹天,政府機關、寺院和老百姓家裏都會煮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更加盛行。
每到臘八節,北方地區都忙著剝蒜做醋,泡臘八蒜,吃臘八粥。臘八在南方很少被提及,臘八節是典型的北方節日。
傳說喝了臘八粥,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臘八粥又叫“福壽粥”、“福德粥”、“佛祖粥”。“臘八”原本是佛教節日,經過幾代人的演變,逐漸家喻戶曉。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黟縣的傳統民間小吃之壹,是壹種節日習俗。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烤豆腐,民間稱之為“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先用細嫩的小黃豆做成豆腐,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壹個小洞,加入適量的鹽,在冬天溫和的陽光下慢慢烘烤,使鹽逐漸被吸入,水分逐漸變幹,即制成臘八豆腐。
成品黃如玉,入口綿軟,鹹中帶甜,清香鮮爽。如果在烘幹的時候加入蝦等食材,口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