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臨床上非常常用的中藥。可以煎服,也可以每天泡水服用。首先,泡黃芪的水不要太熱,壹般60度左右最好。浸泡15~20分鐘即可口服。
黃芪性味甘,具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生瘡生肌的功效。廣泛用於治療脾肺氣虛、心氣不足等癥,如心悸、氣短、聲音低沈、倦怠乏力、腹瀉、自汗、感冒等。
擴展數據: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上部分枝,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12 ~ 18對,小葉寬橢圓形或橢圓形,下面被短柔毛,托葉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萼鐘狀,密被短柔毛,有5個萼齒,花冠黃色,旗花瓣長圓形和倒卵形,翅花瓣和龍骨花瓣。
子房有長柄,莢果膜質,半卵圓形,無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根呈圓柱形,部分分枝,上端粗大,略扭曲,長30-90厘米,直徑0.7-3.5厘米。
表面淺褐色至淺褐色,有不規則的縱向皺紋和長的橫向皮孔。栓子皮易剝離露出黃白色皮,有的可見網狀纖維束,堅韌,斷面呈纖維狀,稍有氣體,微甜,有豆腥味。
百度百科-黃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