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俗稱餛飩,四川人比較辣,有壹道名菜叫“紅油餛飩”。
不同方法的餛飩圖片(18張)
(“抄手”的意思是“握住妳的手”)
湖北有些人也叫餃子(武漢叫)和面條(湖北其他地方叫)。
安徽皖南叫“包袱”。
讀江南、上海、蘇南、浙江吳語中的“餛飩”【?w?nd?N],跟粵語發音挺像的。上海餛飩壹般用開水煮熟,然後放入雞湯、高湯或骨頭湯做成的湯裏,吃的時候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香油或醬油。香菜或芹菜有時會包在上海餛飩裏。
江西俗稱清湯,也有叫面、餛飩的地方。
因為“餛飩”這個詞在廣東比較少見,加上過去人們的知識水平有限,所以流行把“餛飩”寫成同音,而英文“餛飩”來源於粵語。
用餛飩皮包裹切碎的餡料。廣東餛飩的皮是用雞蛋和面粉做的,切成8cm乘8cm左右的正方形。餡料由肥肉、瘦肉、鮮蝦、碎魚片、蛋黃和調料制成。廣東餛飩的包法壹般都比較快,不需要壹步壹步疊整齊。大小是基於壹次吞下壹個的能力。
福建俗稱扁食、扁肉。肉餡壹般是用木槌敲打而成,皮就是面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