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壹定要放的三樣東西分別是面粉、細砂糖、酵母粉。
饅頭以小麥面粉為主要原料,是中國人日常主食之壹。揉糖饅頭需要特制粉25千克,白砂糖3千克,酵面1千克,水約7千克,碳酸鈉600克,花生油500克。
饅頭除發酵劑外壹般少量或不添加其他輔料(添加輔助原料用以生產花色饅頭),經過和面、發酵和蒸制等工藝加工而來的食品。主要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
饅頭的文化
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事物紺珠》記載“秦昭王作蒸餅”,蕭子顯在《齊書》中亦有言,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面起餅”,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餅”可視為中國最早的饅頭。
中國在江浙滬地區,仍然把帶餡不帶湯的饅頭叫做“饅頭”,而不帶餡的叫做“白面饅頭”。而“包”是指帶湯的。如蘇州湯包。這和北方不壹樣。北方話中,帶餡的即為“包子”,不帶餡的叫做“饅頭”,北方沒有帶湯的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