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醫壹種藥方的名字,由麥門冬、半夏、人參、甘草、粳米、大棗組成。
麥門冬湯主治虛熱肺痿。咳嗽氣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幹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胃陰不足證。
嘔吐,納少,呃逆,口渴咽幹,舌紅少苔,脈虛數。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咽喉炎、矽肺、肺結核等屬肺胃陰虛,氣火上逆者。
該方多運用在治療肺胃陰虛,氣機上逆所致咳嗽或嘔吐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咳唾涎沫,短氣喘促,或口幹嘔逆,舌幹紅少苔,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擴展資料
該方中含有較多麥門冬,虛寒泄瀉、濕濁中阻、風寒或寒痰咳喘者均禁服。
1、《品匯精要》:“寒多人不可服。
2、《藥性纂要》:“胃寒而多濕痰者勿用。”
3、《本經逢原》:“風熱暴咳,鹹非所宜。麻疹咳嗽,不可誤用。”
4、《本草經疏》:“虛寒泄瀉、痘瘡虛寒作瀉、產後虛寒泄瀉者,鹹忌之。”
百度百科-麥門冬
百度百科-麥門冬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