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等,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中秋壹詞最早見於《周禮》中,《周禮》成書於戰國至西漢初年,是最早的儒家經典,在《周禮·夏官·大司馬》篇中寫到:“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陳。”《周禮·春官·章》又雲:“中春,晝擊土鼓,吹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
《周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壹,是西周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其內容不僅涉及古代官制、軍制、田制、禮制等國家重要政治制度,還涉及古代法律、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制度,為我國秦漢以來歷代國家機構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參照體系,可謂是記載上古文明的百科全書,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