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該胖的地方胖,該瘦的地方瘦,但現在沒必要對外貌過於焦慮,也沒必要根據別人的喜好去改變自己。
專家分析,現在的年輕人在進入職場之前,往往會被不正確的心理暗示所包圍。比如算上畢業生的求職費用,買衣服和美容的費用遠遠多於職場培訓的費用。
其中,壹些商家還會利用“信息繭房”效應,故意制造外貌焦慮,讓對這個話題敏感的年輕人更加不安。當求職被“顏值經濟”所逼,當和白可以仰望眾生,當身材豐滿或矮小成為小品節目無情消遣的對象,其實社會正常的審美和價值觀都被顛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