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冬蟲夏草30克,烏龜250克,北沙參90克。
調料:鹽3g,味精2g。
步驟:
1.將甲魚放入小鍋中,加熱水(40度左右)使其排便。
2.將甲魚的頭和腳宰殺,去殼,去內臟,用清水洗凈2至3次。
3.將冬蟲夏草、沙參用溫水浸泡20分鐘,然後用清水洗凈,與甲魚壹起放入燉盅中,加入適量開水,用文火燉至甲魚肉熟透。
冬蟲夏草是冬蟲夏草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
冬蟲夏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至50毫米;根狀莖橫生,肉質肥厚,節上產生纖維狀須根。莖直立,四棱,有四個凹槽,在邊緣和節上疏生倒生柔毛剛毛。莖葉長橢圓形、卵圓形,長4.5-8厘米,寬2.5-3厘米,頂端鈍圓,基部淺心形或圓形,邊緣具整齊而粗的細圓鋸齒,頂部綠色,底部散生有蓬松剛毛,底部淺色,被其余主脈密被,側脈約4對,頂部不明顯,底部顯著,葉柄長1-4.5厘米。苞片變小,最後壹對苞片與莖和葉的形狀相同,較小,針狀卵圓形,頂端鈍,基部圓形,柄短或近無柄,上部苞片小,菱形披針形,通常比花萼短,邊緣波狀,無柄。聚傘花序腋生,4-6花,遠,形成穗狀花序,長5-18厘米;苞片很少,線形鉆形,微小,長不到0.5毫米,早落;花梗長約65438±0毫米,被微柔毛。花萼倒圓錐形,小,齒長5.5mm,外部密被微柔毛和腺被微柔毛,內部無毛,脈10,明顯,次脈在花萼基部或多或少明顯。萼筒長4毫米,有5個齒,正三角形,大小相等,長65438±0.5毫米,邊緣具腺微柔毛,頂端結痂。花冠紫藍色或淡紅色,長約1.1厘米,冠管長約7毫米,圓柱形,等厚。頂部外部被微柔毛,其余部分無毛。靠近基部1/3的內側有水平微柔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直,橢圓形,長4毫米。寬4毫米,外被微柔毛,中間內被微柔毛,3裂,中裂片最大,長方形,寬65438±0.5毫米,側裂片卵形,寬約65438±0.5毫米。雄蕊4,前面的壹對稍長,全部上升低於上唇,花絲絲狀,中部以下被微柔毛,花藥卵球形,2室,子房室稍分叉,後極分叉。花柱絲狀,稍超過雄蕊,先端等於2裂。花盤杯狀。子房暗褐色,無毛。花期從4月到5月。
冬蟲夏草的人工馴化栽培主要是準備菌種和昆蟲。
(1)菌種:蟲草栽培首先要有優良的純菌種,壹是要早熟高產,主要目的是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二是要有傳染性,要求菌株生命力強,存活率在95%以上,能快速感染昆蟲,盡快生病死亡;三是適應範圍廣,特別是對環境溫度變化等雜菌感染。
(2)昆蟲:蛾幼蟲主要用作冬蟲夏草的寄生蟲。幼蟲必須是活的、大的、肥胖的,數量取決於自己的養殖。壹般需要1 kg幼蟲,1個親本種,每平方米50kg細砂。
(3)環境:人工栽培冬蟲夏草不分海拔高度都可以,關鍵看溫度。冬蟲夏草是壹種中低溫真菌。菌絲生長和繁殖的溫度為5-32℃,最適溫度為12-18℃,菌核和子體形成的最適溫度為10-25℃。
(4)栽培季節:利用自然溫度壹年可栽培兩季,即春季3-5月,秋季9-165438+10月。如果控制室內溫度,壹年四季都可以栽培,生長期可以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