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清末的實際統治者,清朝同治和光緒皇帝在她面前都是草蜢。慈禧吃108菜,山珍海味,奢侈浪費到了極點,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邊肖告訴妳,這個想法可能有些不可靠。清軍入關以來,壹直保持著在東北居住的傳統習俗。所以東北的麅子兔受到滿族貴族的歡迎,加上全國各地特產的不斷進貢,每天都能做出不同花樣的菜肴。這麽多豐富的食材,慈禧太後吃飯必然要講排場。平時最簡單的午餐,至少有108道菜。這壹桌菜是把“魯”找來,讓他每樣菜都咬壹口,他也能吃下去。更何況慈禧太後還是個老太太,這是個廢物,真的是個廢物。
慈禧太後做飯的地方叫禦廚。裏面有100多個爐竈。每個爐子配三個廚師,壹個做飯,壹個切菜,壹個負責打雜。所有的食品加工過程,無論是摘菜、洗菜、切菜還是烹飪,都需要專人全程監督檢查,並隨時做好記錄。就做壹道菜,就要把程序搞得這麽復雜。這是為了什麽?壹方面,要保持食品的絕對衛生,杜絕“以次充好”。另壹方面是怕有人給它下毒,害了慈禧老佛爺。當然,這只是殺毒的第壹步。做出來的菜都需要太監壹個個插銀針試毒。壹旦銀針變黑,他們會立即根據號碼逮捕投毒的“嫌疑人”。
菜依次上桌後,慈禧不會馬上動筷子,而是用眼神示意旁邊的幾個太監。首先,她會品嘗每壹道菜,確保幾個太監沒有口鼻出血倒地的中毒現象。老佛爺會用銀筷子吃飯。大家都想知道,在108道菜裏,慈禧最喜歡哪道菜?說實話,歷史學家不知道,就連慈禧身邊的大太監李也不知道。原因很簡單。慈禧吃壹道菜,每道菜最多吃兩份。如果她吃到第三口,太監會立刻撤盤作為“懲罰”。對於這個規定,慈禧自己也無能為力,因為清朝每個皇帝都是這麽做的。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家法,誰也動搖不了。
這個“家法”很精彩嗎?作為壹國之主,難道連吃自己喜歡的食物的權利都沒有嗎?其實我真的不怪老祖宗沒心沒肺,而是老祖宗的苦心。生在皇族,難免會有別有用心的人在暗中毒害皇帝,想要謀殺他。皇帝如果喜歡某道菜,就會不自覺地吃得更多,所以下毒的人就會被盯上,但每道菜只能吃兩口。估計時間長了,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麽了。下毒的人只能在壹個菜裏下毒。在如此嚴密的監控下,不可能每壹道菜都摻毒,中毒的幾率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慈禧被暗殺的風險大大降低。由此可見,滿清統治者看似高高在上,其實還是沒有安全感的。在我們心目中,108道菜看似豐盛誘人,卻不知在這道豐盛的菜肴下,慈禧有著為了自身安全而增加菜肴數量、降低中毒風險,從而浪費人錢財、奢侈浪費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