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雞甘平偏溫,營養豐富,雞肉的蛋白質含量高達24.4%,比豬、牛、鵝肉的高 1 / 3 或 1 倍以上,而脂肪含量只有 1.2% ,所以吃雞肉的增強體質,又不會使人過度肥胖。雞肉益五臟,補虛損,強筋骨,活血脈,調月經,止白帶,是婦科藥膳中的主要配料。雞肝、雞心、雞腸、雞血、雞腦都可入藥,能調部人體相應的臟器。特別是雞肫含有大量的消化物質,有很好的消食化積作用。公雞屬陽,補性不如母雞 ; 母雞屬陰,益與老人,老母雞多用與產婦。公雞肉宜與炒雞丁,雞絲,拌食。 雞肉:具有益氣養血、滋養補虛,母雞偏於補養陰血,用於老人、婦女產後虛弱、體弱多病者。公雞偏於溫補陽氣,青壯年食之較為適宜。 雞肉和牛肉、豬肉比較,其蛋白質的質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中富含全部必需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根據部位、帶皮和不帶皮是有差別的,從高到低的大致排列順序為去皮的雞肉、胸脯肉、大腿肉。去皮雞肉和其他肉類相比較,具有低熱量的特點。但是,皮部分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所以絕對不能把帶皮的雞肉稱做低熱量食品。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0.7克脂類物質,是幾乎不含脂肪的高蛋白食品。雞肉也是磷、鐵、銅與鋅的良好來源,並且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雞肉的脂類物質和牛肉、豬肉比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五花肉:五花肉營養豐富,容易吸收,有補充皮膚養分、美容的效果。 豬肉是目前人們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壹。因為豬肉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過烹調加工後肉味物別鮮美。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壹層肥肉,壹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粉蒸肉等用。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