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樹葉修剪:
剪葉是指對水生植物過多的葉片進行修剪,防止葉片相互遮蔭,影響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長。修剪葉片時,要挑老葉、下葉、殘缺葉進行修剪;修剪後,只需要保證水生植物的每壹片葉子都能接受光照。
適用範圍:葉片修剪法適用於蓮座生的水生植物和蕨類水生植物,如冠草、椒草、噴泉草、浪草、黑木蕨、鐵冠草等水生植物。
(2)分株
當蓮座水生植物長得太大,有太多的葉子,並從根部分裂成多個植物時,它們應該被修剪。這時候單純的修剪葉子是達不到促進水生植物健康生長的目的的,因為它們不僅葉子太密,而且根也很旺。水生植物分株時,必須連根拔起。根系上的泥土和沙土清理幹凈後,將原植物上生長的小植物全部折斷,分別重新種植回水生植物池中。
分株法操作起來比較麻煩,壹般壹年壹次,主要適用於辣椒草、冠草、睡蓮等水生植物。
(3)標題
打頂是剪莖水生植物最常用的修剪方法。因為大多數切莖水生植物生長迅速,所以打頂是水生植物最常用的修剪方法。當切莖水生植物長得太高時,可以用剪刀把它們的莖剪短。通常可以根據稭稈大桶的高度來確定頭的長度,剪下的莖可以直接種在地床裏成為新植株。因為切莖水生植物都是離水面比較近的,葉子越茂盛,葉子越鮮艷,所以水生植物抽穗後觀賞價值會大打折扣,這種狀態會維持到1-3周後新頂芽長出。
抽穗不僅可以修剪水生植物,還可以使截莖水生植物生長得更加茂盛,因為當水生植物的頂芽被打掉後,下部莖節上會長出多個新芽。在合適的環境條件下,許多新芽會同時生長。當它們長到原來的高度時,壹株水草可能會變成好幾株,整個水草會比修剪前密集好幾倍。
抽穗法適用於插莖水生植物,如宮草、血蘭、小紅梅、小百葉等。
(4)間作
多次抽穗時,莖狀水草會長得過於茂盛,之後就無法繼續修剪了。因為每次抽穗都會使水草密集幾倍,長此以往,水草會過於密集,互相遮擋光線,容易造成下部莖葉因缺光而腐爛。這時候就需要用間伐的方法進行修剪了。間作和種莊稼壹樣,是把水草裏的劣等植物連根除掉。壹般將莖葉細小、生長不良或生長異常、外觀不美觀的植物直接拔除,即每隔幾株拔除壹株,水生植物只能拔除壹側或同壹部位。間作後,水生植物的生長空間會變寬,剩下的水生植物可以舒展開來,長得更好。
(5)修剪
壹些水生植物有茂盛的根,它們很容易在海底錯綜復雜地連接在壹起。這時候間作的方法,在拔起壹株的同時,也會拔起很多株。這個時候為了降低水生植物的生長密度,就需要修剪了。水生植物的修剪方法和花果樹壹樣,都是去掉過多的枝條。水生植物修剪時,最好優先剪掉長枝和長勢不好的枝條,這樣修剪後水生植物是透明的,每株水生植物都能充分接受光照。
(6)掃邊
掃邊法是壹種特殊的苔蘚水生植物修剪方法,因與理發師對頭發的掃邊操作極為相似而得名。由於長滿苔蘚的水生植物生長呈輻射狀,生長壹段時間後會在各處散布壹些嫩芽,重新生長,所以需要將這些嫩芽掃走,以免影響水生植物缸的美觀。掃完邊後,用漁網將割下的水草碎片撈出,防止漂到其他地方生長。
(7)疏伐
間伐法和掃邊法壹樣,也是根據剪發法發明的壹種苔蘚水生植物的修剪方法,其目的是減少長時間生長的苔蘚群落的厚度。當苔蘚長得太旺盛時,通常會很厚,交錯排列。用剪刀均勻地修剪頂部的慕斯,留下底部繼續生長。疏伐還可以防止水生植物下部的葉子因光照不足而腐爛,導致整簇苔蘚漂離造景材料。
(8)挑選心臟
采摘修剪不是降低水生植物的密度,而是盡可能的放大水生植物的密度,讓水生植物在短時間內緊密生長,呈灌木狀。壹般常用於園林式水生植物造景,因為植物在生長時具有頂優勢的特點,如果有頂芽,芽可以不生長或生長緩慢。通過人工去除頂芽,水生植物可以盡快長出側芽。摘核是農業果樹、茶樹和壹些花卉育種中使用的術語,指的是除去頂芽和已經長到足以使植物產生越來越多分枝的側芽頂端。通常飛蓬、燈盞細辛、老鼠簕在園林綠化中都會使用這種修剪方法,因為這些植物如果不修剪,就會長得又瘦又高,非常難看。另外,如果想讓其他切莖水生植物在種植後盡快長粗,也可以使用這種修剪方法。
(9)留莖去根法:
留莖去根是最不常用的修剪方法。它的操作是將無任何上根的莖狀水生植物沿根部切開,然後將切開的莖插入底床,使其重新長出根來。這種方法適用於頂部葉片豐富美觀,但莖下部葉片少,在剛開始修剪時容易造成莖枯萎的水生植物。此外,這種方法也是為了避免水生植物抽穗後出現短期難看的情況。壹般會用這種方法修剪紅蝴蝶、古巴葉底紅、紅日草等水生植物。但這種修剪方法的缺點是殘留的根系會在底床腐爛。如果莖沒有被切幹凈,剩下的根系可能會滋生新芽。
——節選自草缸,沈入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