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挫折和成功的勵誌名人故事

挫折和成功的勵誌名人故事

挫折和成功的勵誌名人故事

挫折是指人在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下面是壹個關於我的挫折和成功的勵誌名人故事。歡迎閱讀。

1,王

被譽為中國“西方民歌之父”的音樂人王,長期坐牢,與妻子分居,長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但他抱著“不如四處走走”的態度,投身於西北大漠孤煙,創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2.高士奇

高士奇是中國的科普作家。我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曾經做過壹個實驗。裝有病毒性腦炎的玻璃瓶被打碎,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腦。從此留下了身體殘疾的魔咒。他忍受著病毒,完成了芝加哥大學細菌學的所有博士課程。回國後,他拖著自己去延安工作。解放後,他的病情惡化,說話和行動都非常困難。甚至他需要幫助才能睜開和閉上眼睛。但他依然以驚人的苦難精神工作,已經寫了1萬多字。有人問他苦不苦,他笑著說:“不苦!因為我每天都在戰鬥,而且戰鬥是無窮無盡的樂趣。”

3.朱爾斯

儒勒,19世紀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凡爾納的第壹部作品《氣球上的五周》,連續投了15家出版社,但沒有壹家得到贊賞。16提交後才被接受。美國作家傑克。倫敦最初投稿,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以至於他不得不做苦力。後來,他的《北方故事》被壹家眼光獨到的西部月刊看中,壹舉成名。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首次亮相。有人知道他是壹個鞋匠的‘兒子’,就是攻擊他的作品‘語無倫次’、‘不懂語法’、‘不懂修辭’。但他並不氣餒,從未停止寫作,最後壹舉成名。英國詩人拜倫19歲寫的《閑散時光》出版後,有人稱他“狗血淋頭”,說他“在壹片死寂的沼澤地裏抒發情懷”。但是,拜倫沒有退縮,而是用更好的詩歌回應了誹謗者。

4.張海迪

張海迪從小就重度截癱,幾次瀕臨死亡,身體虛弱。但20多年來,她學會了4門外語,翻譯了654.38+0.6萬多字的外文著作,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自學了針灸技術,治療了654.38+0.00多萬人,做出了巨大貢獻。與張海迪相比,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在幹什麽?

5.愛迪生

壹場大火把實驗室燒成了廢墟。愛迪生研究有聲電影的所有資料和樣本都被燒成了灰燼。他的妻子傷心欲絕,淚流滿面:“多麽少年的心血被壹場大火燒毀。現在妳又老又弱,能怎麽辦?”愛迪生也很難過,但他永遠不會失望。他發明電燈的時候,實驗了7600多種材料,失敗了8000多次。他仍不氣餒,終於成功了。現在大火也不能讓他回來了。愛迪生對妻子說:“不要緊,雖然我已經67歲了,但我還不老。從明天早上開始,壹切都將重新開始。”

6.巴倫伊

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我媽心如刀割,但還是強忍悲痛。她認為現在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倫伊的病榻前,拉著他的手說:“兒子,媽媽相信妳是壹個有抱負的人。希望妳能用自己的雙腿勇敢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好巴倫伊,妳能答應妳媽媽嗎?”母親的話像鐵錘壹樣擊中了巴倫伊的心。他撲進母親的懷裏,放聲大哭。從那以後,我媽壹有空,就會給巴倫伊練習走路,做體操,經常累得滿頭大汗。有壹次我媽得了重感冒,她覺得壹個母親不僅要言傳身教,還要以身作則。

盡管高燒不退,她還是按計劃下床幫助巴倫伊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她母親的臉上淌下來。她用幹毛巾擦了擦,咬緊牙關,幫助巴倫伊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體育鍛煉彌補了殘疾給巴倫伊帶來的不便。

母親的榜樣深深地教育了巴倫伊,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的嚴重打擊。他學習努力,學習成績在班裏壹直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倫伊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耳科學的研究中。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領獎臺。

7.張伊凡

人生轉身,天地寬。

他出生在山東省臨沂市唐毅鎮的壹個農民家庭。為了擺脫貧困,高中畢業後,他去青島壹家中西餐廳做蔬菜送貨員,月薪800元。當他看到飯店的廚師每天只工作五六個小時,月底領10000元的工資時,他暗暗下定決心:壹定要學好廚藝,成為壹名待遇優厚的廚師。

為了達到目的,他下班後給店裏的廚師跑腿,和別人交朋友,借機請教廚藝。很快,他就掌握了很多菜的做法,但令人苦惱的是,他做的菜和師傅做的菜差別很大。為了訓練味覺和嗅覺,他幹脆買了辣椒、花椒等十幾種調料,下班後不停地聞著嘗著,經常讓他哭。然而,這樣半年多的艱苦訓練,不僅沒有成功,他甚至連壹些基本的香料都聞不到。考慮到妳的嗅覺和味覺太慢,再怎麽努力也不會有好結果。他不得不放棄當廚師的夢想,抓住機會轉行。

2003年的壹天,壹位顧客與他的老板發生了爭執,因為他點的菜與酒店菜單上的宣傳圖片大相徑庭。事後,老板讓廚師做了壹些菜的樣品,放在酒店大堂,供顧客參觀選擇。但是這些樣菜容易變質,過幾天就要重做,成本太高。老板心疼地說,要是有壹種不容易變質保鮮的假食品就好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心。他靈機壹動。我不是當廚師的料。我做不好真正的菜。如果我能做這些假菜,我可能會發大財!去做吧。晚上下班後,他查了好幾天的資料,發現日本早在幾年前就有這種假菜,叫“菜黴”。他還拜訪了很多餐館老板,他們大多表示願意嘗試,這大大增加了他的信心。為了掌握“菜黴”的方法,他花了800元從日本郵購了壹碟“菜黴”,還煞費苦心地請青島大學的專業教授指點迷津。在掌握了“蔬菜模具”的基本制作技術後,他毅然辭職,借了3萬元錢購買仿真材料和設備,潛心制作假菜。

畢竟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他要壹個壹個地學習和練習“菜模”所需的雕刻、雕刻、上色技術。尤其是在學習上色技巧的時候,他每天晚上都會脫掉衣服,對著鏡子給自己上色,掌握不同溫度下的顏色變化。不壹會兒,他就掌握了上色的技巧,但顏料是化學物質,他的身體極其癢。當他用手拿起它時,他會流血。他在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身上鮮血的代價後,用農民孩子特有的韌勁和鉆勁,在短短三個月內做出了壹盤“菜黴”。

但“菜模”做出來後,很多酒店老板因為價格高而不感興趣。他不得不把“蔬菜模具”放在壹家酒店裏免費試用壹個月。誰知,壹個月後,酒店老板主動提出付給他5000元,要求再給10“菜模”。他終於挖出了人生中的“第壹桶金”。這時他雇了四個工人,開始批量生產,讓酒店免費試用。半年後,他又賺了20萬,招了10多名員工,添置了10臺設備,在青島註冊了公司。他不斷研究,開發出市場需要的婚宴、壽宴等主題“菜式”。2007年3月的廣交會上,他壹口氣簽下了300萬元的大單,僅“蔬菜模具”壹項就賣出了654.38+0萬元。他還為外國人開發了中國式的“食物模型”。在2008年的上海美食節上,受到了許多東南亞國家客戶的青睞,訂單如雪片般飛來。2009年5月,他在廣州註冊了另壹家分公司。如今,他不僅擁有千萬資產,開著寶馬車,住著200多萬的別墅,還娶了壹個山東藝術學院畢業的漂亮女大學生。

他就是張伊凡,青島壹帆食品模具有限公司的老板..

張伊凡曾夢想自己能成為壹名月薪萬元的廚師,但夢想破滅後,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及時另辟蹊徑“轉身”,完成了從壹名普通的送菜工到億萬富翁老板的“華麗轉身”他的經歷啟示人們,要想成功,就要學會轉彎。其實人生很多事情往往都要轉折。轉彎是壹種變化和靈活,生活會因為轉彎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