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以其悠久的歷史、廣泛的傳播、龐大的人口、高超的烹飪技術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聞名於世。豐富的中國飲食文化,對於維系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和文明,已經並正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常用的烹飪材料有3000多種,用過的烹飪材料有10000多種,調料有500多種。中國菜肴數量眾多,種類繁多,其烹飪方法和技術精致,復雜,巧妙。以口味為核心、以滋補為目的的中國烹飪,講究情性食物、熟食、精制食物、滋補食物、美味食物、趣味食物、合餐,影響了近20億人的東方飲食文化體系。近年來,中國的飲食文化在歐美更受歡迎,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美食超級大國。追求色、香、味、器、形、聲的中華美食,尤其是川菜,以其質感、色彩、造型、器、味、境、味之美而聞名於世,受到了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青睞和贊譽。
鹽是各種風味的始祖,自貢是井鹽之都,鹽幫是山珍海味之家。吃在四川,嘗在自貢。根植於巴蜀文化,誕生於川菜系列,伴隨著鹽業經濟的繁榮發展,自貢鹽幫菜成為川南小河幫的傑出代表,區別於成都、重慶的“上河幫”、“下河幫”菜系。自貢鹽幫菜不僅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壹朵奇葩,也是中國鹽文化的壹個組成部分。也是千百年鹽都風情的重要體現,更是當代川菜系列中的重要品牌。
自貢地區的井鹽工業始於東漢,唐宋時期聞名全川。史書記載稱此地為“燕窩饒潤”、“太外縣”、“商旅匯聚地”和“州府米蟲”。明清以來,隨著自流井的興起,自貢鹽業逐漸達到頂峰。幹龍石成為四川五大中心產地之壹,夾道石成為四川三大中心產地之壹。鹹豐同治年間,成為四川井鹽中心的生產地,把持著四川鹽業的龍頭地位。年產鹽300多萬噸,銷往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的200多個縣,供全國十分之壹的人口使用。素有鹽都之稱,聞名中外。成為了“川省精華之地”。隨著經濟、人口、文化的繁榮,這裏的川劇、燈會、餐飲逐漸成為川南乃至四川的首善之區。
清代中葉的自貢鹽場,井鹽業的興盛,不僅吸引了山西、陜西、廣東、江西、貴州、湖北、湖南等省的投資者和經營者在此開設井竈銀行,還直接或間接地吸引了周邊地區和貴州、雲南的工人在此務工。當時,常年聚集在杜妍的鹽商和鹽工約有20萬人,根據社會分工不同,稱之為各種幫派。鹽商包括井幫、竈幫、米幫、錢幫和竹、木、油、麻幫;鹽工包括石匠幫、打井幫、滾筒幫、燒鹽幫、屠宰幫、提水幫、劃船幫等。百裏鹽場,熙熙攘攘的街道,無數的酒樓,無數的會議廳。不同層次的飲食消費和愛好,不同地域飲食文化的交融,逐漸形成了自貢獨特的鹽幫菜。
自貢鹽菜分為鹽商菜、鹽工菜、會館菜三個分支,以麻辣、麻辣、糖醋為三大類。鹽幫菜的特點是味濃、重、濃。最講究,講究調味。川菜除了傳統的“菜式多樣,烹飪手法多樣”之外,還有“濃、香、辣、刺激”的特點。鹽菜善用椒姜,料廣而重,選料精細,煎、炒、燒、炒,獨具壹格;煮、燉、煎、炸各有各的規律。他尤其擅長煮活,形成了不同於其他菜系的特色風味和口感。
以前鹽幫菜在川菜中獨樹壹幟,在小河幫中獨占鰲頭。受到達官貴人和聖賢的高度贊揚;吃的人在戀愛,聽的人在仰慕。從鹽都到成都,從榮成到北京,歷史悠久,口碑相傳,成為餐飲界的知名品牌。
在2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自貢鹽幫菜湧現出壹代又壹代名廚和烹飪大師。清末鹽商李瓊浦所著《瓊浦食譜》,記載了各種鹽菜的烹飪竅門,但已失傳。日內瓦國際會議名廚董烹制的壹只脆皮鴨,砸倒了電影大師卓別林;上世紀中葉,陳建民大師將鹽助菜肴引入日本上流社會。劉錫祿的豆腐已經成為日本雅俗共賞的美味佳肴。發明爐邊牛肉的曾,把牛肉煮到極致的安,首創牛蹄熊掌葉掌板的林青雲,以煮魚不加醬聞名的李,擅長魚翅海參宴的劉,以吃兔肉味濃而聞名的劉,以壹首《大快朵頤》驚為天人而並入四川飯店的黃三胖,都是鹽菜。新中國成立後,被稱為“四大金剛”的範德沖、、倪、和被稱為“五朵金花”的鄒青雲為鹽幫菜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自貢餐飲和鹽幫菜在其演變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壹批令聽者饞涎欲滴、大快朵頤的名店。如天德苑、鹿鳴春、金谷園、快苑、好苑、怡園、吊黃樓、碼頭、劉芬酒家、江春、文星苑、新津美食匯、閩江飯店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久負盛名的老字號品牌。改革開放以來,自貢餐飲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以鹽菜為主要內涵的名店不僅代代相傳,還湧現出壹批新的名店。“金夫鹽菜”在北京很有名。在成都這座休閑之城,能吃能品的成都人也很欣賞自貢的“鹽阜世家”、“蜀江春”、“阿喜”等菜品。在自貢,“鹽商菜”、“私房菜”、“杜妍會館菜”、“南方國宴”、“川南宴”、“四川江春”、“阿喜”、“劉芬酒家”、“鹽幫後裔”等都受到消費者的好評,生意日益興隆。
在鹽菜的演變和演變過程中,積累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菜肴,受到大家的喜愛,有的更是不脛而走,被納入川菜,擺上各地的餐桌。鹽幫菜的代表菜有100多種。以下只是其中的壹部分:
1.火扁子牛肉
2.清燉牛肉
3.菊花牛肉
4.面粉蒸牛肉(或著名的牛肉蒸鍋)
5.鉆燜牛肉
6.熱黃喉
7.牛豌豆(又名草鞋,即牛筋)
8.牛蹄和熊掌
9.棕櫚牛肉
10.近似牛肉
11.豇豆牛肉
12.辣毛肚
13.細嵌綠豆芽
14.爆炒烏鴉嘴
15.文火肉罐頭
16.洋蔥炒鯉魚(也稱為“合浦朱桓”)
17.洋蔥汁腌鯉魚
18.紅燒鮀魚
19.菜苔鰱魚
20.酸菜鯽魚
21.榮縣脆皮魚
22.撫順泥鰍
23.趙華芬蒸魚
24.黑蓮魚片。
25.王京烏魚仔
26.李氏酒醅魚
27.王豆腐魚頭
28.張小籠團魚
29.李家灣歸還泥鰍魚
30.船夫的魚
31.世界上最大的滿足
32.鹽商九菜
33.巖石上的土匪雞
34.米飯熏雞
35.腌蒜雞
36.清蒸月亮母子雞
37.紅燒雞
38.壹品鴨
39.紅掌掃清波浪
40.早春露水細菌
41.金鉤涼菜
42.熱燈巢
43.紫芽嫩姜回鍋肉
44.鵝腿紅燒肉
45.鍋巴奎川味豬肉
46.蔥燒肉
47.巧燉三味(豬嘴、豬耳朵、豬尾巴都是川味炒豬肉做的)
48.牛佛烤肘子
49.壹刀會(用黃牛各種部位做成的牛肉宴)
50.燙過的全羊墊子
51.魚墊(桌上所有的菜都是魚做的)
52.吃味道濃郁的冷兔子
53.金華羊肉湯
54.鹽有助於平底鍋煎炸
55.風蘿蔔豬蹄湯
56.螞蟻爬樹
57.姜菠菜肉片。
58.顧靖·培根
59.皮蛋和肉末
60.軟炸肉絲
61.芙蓉蛋
62.青椒皮蛋
63.烤雞蛋
64.葉氏刷頭
65.胡加海椒雞
66.閩江洗手渣
67.黃煮肉
68.蘑菇肝膏湯
69.金鉤雞腦花
70.冬筍肉末
71.牛欄灣豆腐幹
72.農民的女兒菜
73.酸辣蔬菜
74.清炒蘿蔔絲
75.張家坨雞婆頭
76.油炸綠豆糕
77.酥脆酥油茶
78.謝涼粉
79.黃蜘蛛粑粑
80.鄭抄手
以上僅可見壹斑鹽幫菜,還有很多菜需要尋找、挖掘、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