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15-90日齡:這個階段的兔兔,消化器官發育都不完善,所以是最容易因食物而導致兔兔生病的時期,在食物的搭配供給上,也是最謹慎的時期。基本宗旨應該秉承寧少勿多,寧單勿雜,少食多餐。 1.食譜搭配上應:牧草>兔糧>蔬菜,也就是食譜中應以牧草為主,兔糧為輔,蔬菜暫不餵或極少量的餵。多汁類的飼料(蔬菜)因有輕泄作用,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兔兔,吃蔬菜有可能導致腹瀉,故不餵或極少量的餵。兔糧的適口性普遍好於牧草,故過量飼餵兔糧會導致兔兔吃牧草的量減少,還有可能導致兔兔消化不良,胃積食,腹瀉等嚴重後果。 2.牧草種類搭配上應:禾本科牧草(提摩西等)+豆科牧草(苜蓿等),供應量應為禾本科牧草-無限供應,豆科牧草-定時定量。豆科牧草的營養價值普遍高於禾本科牧草,故過量飼餵可能會導致兔兔肥胖,並且會導致營養性腹瀉以及軟便增多的現象。 3.每類食譜每日供應數量:禾本科草(隨吃隨有)+豆科牧草(白天手抓1把,晚上手抓2-3把)+兔糧(每日40-80克,每日分2-3次餵)+飲水(80-120毫升)。 4.日夜食物供應量比例:白天30%-40%,晚上60%-70%。 兔子是夜行性動物,晚上及夜間的進食比例占全天的70%左右,所以每晚臨睡之前必須給兔兔準備充足的飲水,牧草,臨睡之前必須安排餵壹頓兔糧。
二.90-180日齡:這個階段的兔兔,消化器官發育基本成熟,對各種營養元素因身材的發育需求量逐漸加大,故食物搭配有所不同。 1.食譜搭配上應:牧草>兔糧>蔬菜,食譜中依舊以牧草為主,兔糧為輔,蔬菜每日飼餵量為1棵生菜或半根胡蘿蔔的量。2.牧草種類搭配上應:禾本科牧草(提摩西等)+豆科牧草(苜蓿等),供應量應為禾本科牧草要無限供應,豆科牧草要定時定量。 3.每類食譜每日供應數量:禾本科草(隨吃隨有)+豆科牧草(白天手抓2把,晚上手抓3-4把)+兔糧(每日80-100克,每日分2-3次餵)+蔬菜(每日1棵生菜或半根胡蘿蔔)+飲水(120-250毫升)。 4.日夜食物供應量比例:白天30%-40%,晚上60%-70%。
三.180日齡-4歲:這個階段的兔兔,身體各項指標都非常穩定,各個器官發育成熟,是兔兔最好養的時期,這個時期營養能量攝入量與消耗應基本持平,避免發胖,故食物搭配有所不同。 1.食譜搭配上應:牧草>兔糧,兔糧=蔬菜,食譜中依舊以牧草為主,兔糧為輔,蔬菜每日飼餵量為1棵生菜或半根胡蘿蔔的量。 2.牧草種類搭配上應:禾本科牧草(提摩西等)+豆科牧草(苜蓿等),供應量應為禾本科牧草要無限供應,豆科牧草要少量,每天手抓壹把即可,或者不餵也可以。 3.每類食譜每日供應數量:禾本科草(隨吃隨有)+豆科牧草(晚上手抓1把或不餵)+兔糧(每日100克,每日分2-3次餵)+蔬菜(每日1棵生菜或半根胡蘿蔔)+飲水(250-500毫升)。 4.日夜食物供應量比例:白天30%-40%,晚上60%-70%。 四.4歲-歸西:這個階段的兔兔,逐漸由壯年向老年過度,身體各個器官逐步的衰老,功能逐漸的退化,故在食物上要有壹些調整。 1.食譜搭配上應:蔬菜>牧草>兔糧,這個時期的兔兔,消化器官功能漸弱,牙齒開始老化,故應減少難消化的粗纖維含量,減少腸胃負擔, 蔬菜易嚼易消化,維生素豐富。 2.牧草種類搭配上應:禾本科牧草(提摩西等)+豆科牧草(苜蓿等),供應量應為禾本科牧草要無限供應,豆科牧草要少量,每天手抓壹把即可。 3.每類食譜每日供應數量:禾本科草(隨吃隨有)+豆科牧草(晚上手抓1把)+兔糧(每日80克,每日分2-3次餵)+蔬菜(每日2棵生菜或1根胡蘿蔔)+飲水(250-500毫升)。 4.日夜食物供應量比例:白天30%-40%,晚上60%-70%。
兔子的養殖技術
斷奶至九十曰齡稱幼兔。幼兔生理特點:由於剛剛斷奶,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對幼兔影響很大。但幼兔生長快,對飼料要求高,抗病力差。實踐證明,兔群的發展,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幼兔階段的飼養管理水平。 在管理方式上可大籠合養,(規格:120×60×50(厘米))或散養。吃食飼料應考慮到易消化,少吃多餐,每天5~6次。較典型的飼料是,麩皮加豆粉拌飯加生長素,需要的可加全脂奶粉或葡萄糖等適量的高能量精料。幼兔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吃食較多,要避免傷食和胃腸炎。餵量要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不要突然減或改變飼料。冬春季節的要增餵含飼料量5%的淡魚粉或蠶蛹等動物性飼料。同樣,增加運動,多見陽光,促進新陳代謝。有利骨骼生長發育,避免因缺乏鈣、磷而引起發育不良和癱瘓。並且要訓練兔從小飲水習慣,促進體內營養吸收,有利於生長發育。 2~3月的幼兔有壹次不明顯的換毛過程,這時不易留長毛,如還留有長毛的均應全身剪毛,避免毛球的發生。並可減少長毛吸收蛋白質的機會。 為防止球蟲病的感染,要配制小兔藥物飼料,種用幼兔要在斷奶時編好耳號,填檔。不使在合養和散養中混亂,可根據生長發育好壞作壹次鑒定。
公兔對兔群的影響大於母兔,對種公兔管養好壞,直接影響繁殖,以及仔兔的成活率和質量。因此,加強種公兔的管理,尤為重要。 管理種公兔的目的應是品種純,發育良好,體型結實,性欲旺盛,精液品質優質不宜過肥或過瘦。
3月齡以後的公兔要分開養,以兔異性相配,同性爭咬做到壹兔壹籠。籠位以寬70×深60×高50(厘米)為宜。要考慮到帶長毛時的活動,籠位光線要稍暗,但要幹燥。
成年公兔隔壹天配種壹次為宜,個別繁殖任務重時,壹天可配2~3次,但只能突擊壹、二天。初配的成年公兔(7~8月齡),因精子形成還不完善,有的只有精液無精子。有的精子活動尚很差。因此,有條件的可用顯微鏡對精液品質作壹次檢查。初配的公兔,要註意其適應性與生長狀況,掌握合理的配種,壹般是壹星期2~3次,1個月後可按成年公兔交配方法進行。人工授精工作者,要詳細記錄公兔的精液,精子的質和量。做到檢查受配母兔的受胎率。 交配期間的公兔,不論什麽季節都不應留長毛。夏天,調溫季節應勤剪,剪光 。
毛可促使血液循環,增進食欲。 要養成餵水的習慣,沒有水兔體新陳代謝不良,體內糖分與澱粉分解障礙,配種的公兔更需飲水。 交配公兔應滿足青、精飼料,而且要供給直接粗纖維飼料,維生素E含量高的飼料也很重要,維生素E稱做“生育粉”。如缺乏維生素E,公兔精子形成停滯,母兔的受胎率和生育力降低。公兔的管理好壞,直接影響配種年限和效果。壹般公兔使用2~3年,而後精子活力下降,受胎率降低,仔兔成活率下降。
. 長毛兔引種時應選擇育成兔、健康兔、良種兔和高產兔,切忌選購老齡兔、病兔、雜交兔和低產兔。運程短以3-4月齡的青年兔為好。運程長則以8-10月齡的成年兔為好。切忌引進1-2月齡剛斷奶的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