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傷患者在飲食上應該註意什麽?
身體遭受創傷,除了軟組織損傷、骨折,還會引起全身各個器官的相應反應。若引起胃腸功能暫時性紊亂,食欲不振,嚴重者可發生應激性胃潰瘍,患者可出現惡心、嘔吐、嘔血、便血、血壓下降等癥狀。但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第壹次受到創傷時,家屬急於給予骨頭湯、雞湯等油膩的補品,認為骨頭湯可以補鈣,促進骨折愈合;骨折只是局部疾病,不影響內臟功能。難道不知道這樣不僅會加重胃腸負擔,還會使患者出現胃脹、腹脹、便秘等癥狀,而且不利於骨折處瘀血的消散和吸收。因此,骨傷患者的飲食調養知識需要充分宣傳。應分階段給予不同飲食,密切配合中醫內治,以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有利氣血生成,加速骨折愈合。1遵循壹般飲食調理原則,飲食要適度,三餐規律,幹凈,軟硬適中,寒熱適宜。不宜偏食,提倡均衡飲食。即遵循以下八個原則:①食物多樣,以谷類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土豆;③常吃牛奶、豆類或其制品;④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少吃脂肪和肉油;⑤平衡食量和體力活動,保持適當的體重;6.飲食清淡無鹽;⑦應限制飲酒、戒煙或限制吸煙;吃幹凈、衛生、不易腐爛的食物。2.早期骨傷後1 ~2周內,局部腫痛明顯,食欲差。骨折斷端易再次移位,且筋骨反復損傷,氣血受損,瘀血不散,氣滯經絡不通,故治療應以活血化瘀為主。所以這個時期的飲食調養計劃如下。2.1飲食宜清淡、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半流質食物和軟食:即主食以五谷雜糧為主,副食以新鮮蔬菜、水果、豆類、植物油為主。宜多吃含纖維素較多的清淡食物和粗米粉。主食:素面、米飯、小米粥、玉米粥、軟飯、藕粉、蔬菜湯等。可以根據病情分幾次給。半流質食物:每天4~5餐。流質食物:壹天6~7餐。蔬菜:青菜、芹菜、油菜、土豆、蘿蔔、西紅柿、黃瓜等。豆類:豆腐、豆漿、豆腐腦等所有豆類及豆制品均可。水果:蘋果、山楂、桃子、橙子、香蕉、楊梅等。2.2註意多喝水,果汁每日飲用量在2 000~2 500 ml以上,提倡普通飲用水,不喝礦泉水和純凈水。為了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尿路結石等並發癥。2.3不吃油膩、酸辣的食物,排骨湯、雞湯、酸辣面、油條、油餅等油炸品。2.4開放性傷口患者應忌食魚、蝦、蟹、野雞、豬頭、杏、楊梅等有腥味的發制品。2.5腰椎骨折患者容易腹脹,應戒除脹氣,如牛奶、豆類、豆制品等,腹脹消除後再吃。2.6臥床不起和老年習慣性便秘患者應給予高纖維膳食。如:各種粗糧、芹菜、白菜、綠葉蔬菜、大豆及豆制品、新鮮水果等。富含澱粉的土豆、紅薯等。另外,早上空腹喝水,吃蜂蜜、果醬等食物,也可以預防便秘。2.7重大創傷和大手術患者應註意觀察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和大便顏色。如果發生應激性潰瘍,應遵醫囑禁食或給予流質食物,並註意食物的適宜溫度。2.8術前禁食12小時,禁飲8小時;術後患者根據手術部位的麻醉類型決定他們的飲食。2.9內科疾病患者嚴格給予治療性飲食,如低鹽低脂飲食、糖尿病飲食、少渣飲食等。中期骨傷後3 ~ 4周,疼痛減輕,腫脹消退,全身軟組織缺損修復,骨折端初步穩定。正常進食,大便通暢,原始骨痂已逐漸形成。治療原則應該是正骨續筋,舒筋活絡。這個時期的飲食調養計劃如下。3.1在早期飲食的基礎上添加雞蛋、牛奶、奶制品、瘦肉、魚、百合、海參等滋補產品。3.2適量吃堅果,如瓜子、核桃、松子等。3.3禁止急於給予脂肪、油膩等不易消化的東西。4.骨折後期傷後1個月,骨痂壹般生長,骨折端穩定。為促進骨痂的不斷形成和重建,宜補氣血、養筋脈、健脾胃、補肝腎。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與肝腎同源,補益肝腎具有強肝補腎強筋壯骨的作用。所以這個時期的飲食調養計劃如下。4.1宜吃能補益肝腎的產品,如豬肝、腎、羊肝、腎、牛肉、排骨、雞湯、骨湯、甲魚等。4.2多吃用清水浸泡過的焦糖、大棗、枸杞子,而不是茶。4.3註意光環搭配。4.4骨折後期也要註意禁食寒涼之物。為了避免風寒濕邪侵入經絡關節,就會變成痹癥。戒煙、戒酒、煙酒直接影響骨折愈合。應該鼓勵有這種嗜好的患者在治療和康復期間盡量減少或戒掉這些壞習慣。總之,骨折患者的飲食調理要遵循中醫辨證的原則,根據骨折的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食療方法,才能達到骨折愈合和身體康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