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是泰順,這裏風景優美,如畫,空氣宜人。每到暑假,我就會像飛出籠子的鳥壹樣扇動翅膀,像蒸籠壹樣匆匆離開溫州,飛回老家泰順避暑。在泰順,晚上睡覺不要開空調。又冷又涼!不像溫州,暑假熱得像在烤箱裏。所以,每年九月不開學,我就不想來溫州了。
說起泰順,最美的是我們泰順的廊橋。據歷史考察,泰順現存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廊橋30余座。它們的數量之多,工藝之巧,造型之美,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在世界橋梁史上都是數壹數二的,是《清明上河圖》中虹橋結構的再現。廊橋,像珍寶壹樣鑲嵌在群山之間,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關註,也迎來了泰順特色旅遊的熱潮。每到旅遊旺季,大批遊客如潮水般來到泰順。平時來泰順的遊客也是絡繹不絕。
在泰順,我去過最多的是四喜廊橋。那裏最著名的橋是董熙橋和北建橋。
董熙橋為廊橋結構,橫跨東溪,中間三亭,兩端展翅飛翔,猶如臥虎藏龍,頗有煙味。橋下小溪清澈見底,魚蝦成群。橋的周圍,草很茂盛,野花五顏六色,非常漂亮。橋的壹側是壹抹遠山,仿佛俯瞰,附近是兩座更高的山峰,分別叫獅峰和將軍峰,兩座山峰相對,仿佛在進行壹場陡峭的比賽。在巍巍遠山的映襯下,董熙大橋看起來更加美麗輕盈,就像壹個美麗的仙女。
北建橋,長50余米,寬約6米,高約10米,位於三溪交匯處的古渡口。橋面彎曲成拱形,上面建有幾十座橋樓;橋的兩邊有幾間廂房。全橋青磚青瓦,雕梁畫棟。在橋翼的石階上,有壹棵幾個人抱不到壹起的千年香樟樹。它枝繁葉茂,巍然屹立。它是那樣的粗壯、結實、挺拔,像壹個威武的哨兵,默默地守護著這座古樸的廊橋。黃昏之下,樹陰避天,幽香遠,襯托出北建橋的格外肅穆和典雅。
還有壹個石階,是這裏獨壹無二的橋。它可以浮在水面上,是過河的好工具,也是廊橋中我最喜歡的部分。依山傍水,壹條寬闊的小溪突然橫在我們面前。我們怎樣才能到達那裏?不要急,不要怕,放眼望去,潺潺流水中,整齊排列著壹個個長方形的小石墩,形成壹座座美麗的“斷橋”,連接著河的兩岸。溪水清澈,碧綠,湍急,沖過石墩激起壹行行小白浪,伴隨著溪水的歌唱,十分可愛。暑假的時候,我經常提起褲子,走到河中央,站在橋上放聲歌唱,開懷大笑。還有壹些貪玩的小姑娘,和我們男生壹樣,撩起衣角,爬上石墩,可是到了中流就猶豫了——水流有點大,所以有點膽怯,在那裏像風中的柳樹壹樣搖擺,我們大喊。有些酷的人會唱“妳是我的小蘋果,小蘋果,我愛妳愛不夠”。笑夠了,我們就彎下腰,蹲下,耐心摸魚抓蝦。有時候運氣好的話,會抓到壹兩只小魚小蝦,我們會把它們裝在小瓶子裏隨身帶回去養。泰順善良淳樸。每當橋斷了,膽小的遊客、當地人或導遊都會主動伸出援手,嚴密保護,手拉手過河。
錨定臺階,又稱石錨定臺階或水錨定臺階,俗稱錨定臺階橋,是壹種簡易橋,堅固實用,省時省力。與普通橋梁相比,錨碇很低,因為牢牢緊貼地面,中間沒有任何空隙,所以最堅固,不會坍塌。據說錨地臺階都是溪灘上非常堅固的巖石做成的。因此,石頭壹般不會腐爛、風化或剝落。如果它沒有被洪水沖走,它將永遠留在世界上。泰順所有石橋和石墩的間隔不太長也不太短,正好是行人腳步的間隔,壹尺左右。據村裏的老人說,最早的臺階出現在唐朝。壹千多年來,七步壹直靜靜地躺在家鄉泰順的無數溪流中,任流水輕輕漫過壹千年。
在泰順,還可以買到各種精美的民間手工藝品,價廉物美,遊客往往慷慨解囊作為紀念品。此外,還有讓人流連忘返的農家樂和農產品。
如果妳有時間記得,如果妳有興趣去泰順廊橋,可以打電話給我。我可以當導遊。
友泰順廊橋作文
友泰順廊橋作文
期待已久的五壹節到了。壹大早,我就在門口等爸爸朋友的車來接我們。目標是泰順廊橋。
汽車行駛在林吟大道上。山村的天特別藍,小溪的水特別清。青山綠水太美了。
不到壹個小時,我們的車到達了目的地。大叔把車停在路邊,大家步行去看廊橋。壹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野花和野草莓。大家興高采烈,紛紛去摘草莓。摘多了,心裏放不下,姐姐就打傘打包。真的很有趣。
到了廊橋,人山人海,好不熱鬧。廊橋如彩虹般橫跨溪流,十分壯觀。橋面上有很多木頭搭建的房子,人來人往。父親說這些房子都是古代工匠做的,我不禁佩服他們的智慧。
後來,我們去橋下的小溪踩水。大家光著腳踩在濕滑的石頭上,壹步壹步向對岸移動。真的很開心。
玩了壹團,大家都要走了,我戀戀不舍。爸爸指著橋兩邊的油菜花地說,妳要是早來壹個月,油菜花開得正盛,那就太美了。
我家鄉的壹個風景作文是泰順
我的家鄉泰順,被譽為“中國廊橋之鄉”、“浙南橋梁博物館”。有大量不同結構類型的橋梁。據了解,截至1987年底,全縣現有橋梁958座,石墩248座,其中476座建於解放前,包括明清時期的廊橋、穆平廊橋、石廊橋等。
這座廊橋外形美觀。幾乎每個看過泰順廊橋的人都會說,這是壹道奇特的風景。因為上面建有橋房,所以房子有門但沒有門,沒有窗,沒有窗扇。青山綠水之間,廊橋如飛虹橫跨溪流,與周圍環境相得益彰。
就說四喜的董熙橋吧,她真的有“虹空,影搖月”的氣勢。橋拱上有15外廊,有幾個外廊凸出很高。屋檐的翼角較高,幾條雕刻精美的龍盤踞在屋頂。有的回過頭來看,好像在竊竊私語。有些人趾高氣揚,好像要走開壹樣。屋頂上,每隔壹段距離就蹲著壹只小巧玲瓏的石獅子。他們日夜聽著橋下的流水聲,默默地等待著這座美麗的廊橋。早上,鎮上的壹切都很安靜。雲霧繚繞中的廊橋猶如壹面面紗,其朦朧的姿態更加美麗輕盈。傍晚,壹抹夕陽照在橋上。
泰順的廊橋歷史悠久。據記載,泰順最早的廊橋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面對縱橫交錯的山澗、溝壑阻擋行人的窘境,我們的祖先用勤勞智慧的雙手建造了當時最先進的廊橋,為南來北往的人們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仙居橋建於明朝景泰年間(1453),董熙橋最早建於明朝隆慶年間(4年)北建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文星橋建於清鹹豐七年(1857)。這些木橋歷經數百年的風風雨雨,依然保存完好,無疑是壹個奇跡。時至今日,在我國人民中間仍然流傳著許多關於造橋修橋的感人傳說。廊橋,像壹本古書,告訴人們山民的酸甜苦辣。
家鄉的廊橋,我愛妳!妳是泰順人的驕傲。
寫壹篇關於泰順胡文祥公園美景的作文。
我的家鄉在xx,那裏有壹個公園。從公園正門走進去,首先看到的是挺拔的松樹,茂密的枝葉像壹把大傘壹樣為我們遮擋陽光。往前走是壹個大操場,有木馬,蹦床,滑梯。許多孩子在裏面玩耍。他們玩得很開心。再往前就是白馬草坪,很柔軟,讓人走路都覺得很舒服。草地中央矗立著壹座白馬雕像。穿過草坪是壹個又大又深的人工湖。湖水清澈,粉色的荷花盛開,各種小魚自由遊動。每天早上,許多爺爺、奶奶、叔叔和阿姨在公園裏鍛煉。他們有的在打太極拳,有的在跳舞,有的在練劍。我們城市的公園真的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