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也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吃飯不香,食欲降低的時候,在菜裏放點辣椒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單獨口服少許花椒煎劑,可治因感冒引起的食欲不佳、腹脹腹痛。用花椒、生姜煮湯也能治療風寒感冒;尤其適用於消化不良患者。
為什麽辣椒能健胃助消化?原來它含有壹種叫辣椒素的成分,能刺激口腔和胃腸道,所以能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抑制腸道內異常發酵,排除消化道內積聚的氣體。適當吃壹些辣椒對生活在潮濕地方的人也有好處,可以預防風濕和凍傷。
雖然辣椒營養豐富,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但過量食用對人體健康有害。因為辣椒素過多會劇烈刺激胃腸粘膜,使其高度充血,蠕動加快,引起胃痛、腹痛、腹瀉和肛門灼熱刺痛,誘發胃腸疾病,促進痔瘡出血。因此,凡是患有食管炎、腸胃炎、胃潰瘍、痔瘡的人,都應該少吃或避免吃辣椒。由於辣椒性味辛、熱,還應謹慎食用火熱的疾病,如灼目、牙痛、咽痛、咯血、疔瘡,或陰虛火旺的高血壓、肺結核等。
人參根據生長環境的不同可分為三類:野山參、移植參、栽培參,其中野山參最為罕見;移植人參是將野山參的種子(苗)移至適宜野山參生長的環境中,經過十多年的自然生長而采集的壹種人參。它的作用和野山參差不多,量也少。
人參根據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為曬參和紅參。曬參是在人工栽培環境中生長五六年後挖掘加工出來的品種。它由新鮮人參經高溫幹燥或自然幹燥制成。紅參分為中國紅參、韓國紅參、朝鮮紅參等。壹般是先將人參在低溫低壓下長時間蒸紅,然後通過成型制成不同的形狀。
人參按品種可分為西洋參和主要產於亞洲各國的所謂“人參”。西洋參,又稱西洋參、西洋參、西洋參等。,原產於美國北部和加拿大,我國大多依賴進口。近年來,我國北京、江西、陜西、南京和東北各省相繼引種栽培並取得成功。西洋參壹般在太陽下加工。人參的原產地是中國北方和韓國、朝鮮等國。
壹般來說,西洋參性涼,壹般用於熱證,如高血壓、便秘等。人參性溫,適用於寒證。其中,生曬參為滋補品,主要用於氣陰兩虛的證候和癥狀,如多汗伴乏力、胃腸無力、食欲不振、心功能不全、口渴等。如果發燒的人使用溫熱的曬幹的人參,它可以加強身體的興奮,惡化炎癥。紅參為溫補之藥,氣味濃烈,微苦微甜,功能趨向溫補。主要用於氣虛寒性癥狀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大病後的恢復。實熱證忌用紅參。
人參不宜濫用:提到人參,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延年益壽,長生不老。事實上,盲目服用人參不僅達不到保健治療的效果,還會產生流鼻血、全身過敏甚至休克等副作用。他說,西洋參和人參都是滋補品,化學成分沒有本質區別。兩者都具有強身健體、抗疲勞、降血糖、安神、增強免疫力等多種生理活性。但是要註意應用上的區別。發熱患者宜用西洋參,寒證患者宜用曬幹的人參或紅參。但壹般情況下,患者很難區分寒熱,所以最好在有經驗的中醫指導下使用,千萬不要濫用。此外,目前市場上還有很多西洋參、生曬參、紅參的假冒產品。如果買西洋參、曬參、紅參,最好去有信譽的醫院和藥店購買。
人參是壹種滋補強壯的藥物,應該只補不足,所以健康無病的孩子壹定不能濫用。根據中醫理論,幼兒的生理特點是:“臟腑嬌嫩,氣不足,陰不足,陽有余。”壹般來說,嬰兒的分化發育並不完善,尤其是剛離開母親沒多久的新生兒。全身各系統的功能並不完善,但新陳代謝異常旺盛。大量的代謝產物必須從尿液中排出。如果服用了參湯,會幹擾其他臟器特別是內分泌系統的正常活動,代謝增加和尿量減少同時發生,體內很多廢物無法排出。此外,兒童心臟和腑臟受到人參中強心苷的刺激也會受損。所以中醫有“少民不肯收人參”的說法,純陽之氣旺盛的身體免疫力強,就不用再吃人參補藥了。否則,將是有害的,而不是有益的。
正確飲食。我國食用人參歷史悠久,其神奇功效備受推崇。據史書記載,人參有“養五臟、寧精神、定心靈、止驚悸、明目、快活、益智”的功效。它的吃法很有講究:
(1)燉服。將人參切成2cm的薄片,放入瓷碗中,註滿水,封好碗口,放入鍋中蒸燉4~5小時後服用。
(2)咀嚼。嘴裏嚼2~3片人參是最簡單的服用方式,清爽香甜,味道鮮美。
(3)研磨。將人參磨成細粉,每天吞服。用量視個人體質而定,壹般每次1 ~ 1.5g。
(4)泡茶。將人參切片,放入碗或杯中,用開水沖泡,加蓋5分鐘後服用。
(5)泡酒。可將全參切片裝入瓶中,用50~60%的白酒浸泡,根據情況每日服用。
(6)燉菜。人參食用時往往伴有壹定的苦味。人參若與瘦肉、雞肉、魚肉同煮,可消除苦味,滋補身體。
另外,不管是紅參還是曬參,都要循序漸進的吃,不能操之過急,吃太多。另外,壹定要註意季節變化。壹般來說,秋冬天氣涼爽,吃的比較好;夏天,天氣熱的時候,不適合吃。總之,只要我們掌握了以上的吃法和註意事項,小人參就能讓我們強身健體,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