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楊貫壹的發現價值

楊貫壹的發現價值

1974年,楊貫壹與五個朋友合夥,集資60萬港幣,開了壹家福臨酒店。此時的香港餐飲業正蓬勃發展,大大小小的餐館近8000家,競爭激烈。

當初以海鮮為主的福臨酒店發展還算順利。但幾年後,經營開始越來越困難,部分股東不同意,甚至有人退股,富臨酒店陷入了困難時期。有壹次,壹位已經退休的朋友回到富林酒店看楊貫壹。他問:“妳還有錢給員工嗎?”這樣的問候使楊貫壹受到了極大的刺激,他暗暗發誓壹定要把順治帝發揚光大。

1977期間,富臨酒店經營越發困難,廚師辭職,讓人心灰意冷。楊貫壹毅然投入戰鬥,作為經理親自為客人烹飪菜肴。這種做法在香港餐飲業極為罕見,也極大地鼓舞了福臨門員工的士氣。

其實從福林陷入困境的那壹天起,他就壹直在觀察分析香港的各類餐廳,希望能從中找到出路。經過多年的觀察,他發現有壹家專門為高級食客服務的餐廳,生意非常紅火。這家餐廳最貴的菜單是中餐中的“鮑魚、人參、翅肚”,也是最好吃的菜。雖然貴,但是食客爆滿。這家餐館的成功給他很大啟發。經過慎重考慮,他決定選擇鮑魚這種昂貴而難加工的食材進行有計劃的研究和加工。那是20世紀70年代末。

當時有人預言楊貫壹不可能成功,因為要煮壹只美味的鮑魚需要兩天時間,而楊貫壹對工作壹絲不茍,所以鐵做的人都筋疲力盡了。況且鮑魚本身就很貴。萬壹加工質量不如競爭對手,沒有食客,酒店的損失會更重。

但楊貫壹說過這樣的話:“吃苦的人比神更有力量。”他前後買了價值十幾萬的鮑魚,進行系統的研究加工。在當時的香港,這些錢可以買壹層樓。

經過幾年的努力,跨越二十年,楊貫壹終於在八十年代初成功試制出美味的鮑魚。

楊貫壹使用的方法是選用最好的日本幹鮑魚,使用傳統的烹飪工具;鍋加炭,在傳統食材中保留了老母雞、排骨等的精華,並在掌握火候等烹飪程序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膽創新,最終使他的鮑魚在味道上逐漸超越對手,在香港食客中樹立了口碑。

香港著名人士王廷智品嘗了楊貫壹鮑魚後,親筆題寫了“鮑魚天下第壹”八個大字,楊貫壹的名聲不脛而走。楊貫壹就這樣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