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林保護中國古建築的鏗鏘話語嗎?
古建築傳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作為文物,它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是文物價值的核心。
除了林先生,還有壹個默默無聞的普通農婦,壹直在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奮鬥。5年時間,她花了6000萬人民幣建造了壹座瓷宮,只為讓它代代相傳。
她有什麽樣的故事?
第壹,我出身貧寒,創業順利。
1930年,於出生於江西景德鎮。漢朝作為“瓷器之鄉”,早已聞名全國。作為中國原創產品,凱爾波羅曾連連稱贊,絕對精彩。
於對此很了解。久而久之,她與陶瓷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興趣也越來越濃。多年後,令人難忘。
值得註意的是,她很聰明,無論是畫畫還是烘焙,她都比別人優秀。
12歲的她在叔叔的陶瓷廠從事粉彩工作,在陶瓷藝術家的相互指導下,閱歷越來越豐富成熟,人脈也廣泛而廣泛。
改革開放後,余不甘放棄,急於創業,毅然辭職,在浮梁縣黃壇鄉開了壹家柴窯和陶瓷廠。
通過不懈的努力,她的陶瓷廠運轉順利,生意興隆。
二、生出理想:建瓷房子
2010天津的壹次出差改變了她的人生。
不經意間,她在這裏發現了壹個瓷房子,這讓她非常震驚。景德鎮作為瓷都,並沒有好的瓷房子。
她暗暗下定決心,要建壹座屬於景德鎮的瓷宮。此事已被孩子阻止。他們認為余已經80歲了,沒有足夠的資金和精力。她怎麽可能成功?
但她不為所動。她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來湊錢,賣了房子,還向親戚借錢。甚至在飲食方面,她對自己也很苛刻,只吃泡面充饑。就服裝而言,她的衣服不超過50元錢。
余親自做了從開始到選址和設計的所有工作。為了省錢,她沒有請設計公司,而是用20塊錢打印出來的永定土樓照片。建築中的每壹個細節都是她自己後期設計完成的。
瓷器也是她自己精心挑選的。她捐出了自己壹生收藏的6萬多件瓷器,同時也把自己的壹生都奉獻給了這個“瓷屋”。
她辛苦的時候會難過,會哭,但是第二天會繼續堅持。
對余來說,五年是她安享晚年的黃金時間,但她卻獨自度過了這五年。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做了所有的事情之後,她夢寐以求的瓷宮終於建成,共分三層,* * * 1200㎡。
作為文化遺產,《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四大古典名著的故事瓷畫都在其中。
總的來說,它看起來像壹個陶瓷博物館。它看起來輝煌而美麗。
三、現狀:人生尷尬,但我不後悔。
盡管瓷器宮已經完美地完成了工作,余的生活也很拮據。因為她賣了房產,花光了所有積蓄,現在已經老了。
但她的美好時光已經和瓷房子融為壹體,她的故事將永垂不朽。
妳支持余以這種方式保護古文化,建造瓷房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