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廣西河池市環江縣屬於哪個市哪個區。

廣西河池市環江縣屬於哪個市哪個區。

位於廣西河池市環江縣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距南寧334公裏。它占地4553平方公裏。環江是中國唯壹的毛南族聚居縣,人口33萬。毛南族、壯族、瑤族31.3萬人,毛南族占總人口的16.2%。有毛南族,壯族,漢族,苗族,瑤族。清場安化堂。民國改為易貝縣。1951被稱為環江縣。1986年,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成立。

壹.地理位置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位於廣西西北部,雲貴高原東南邊緣,九萬大山南麓,東鄰融水、羅城縣,南接宜州、河池市,西接貴州省荔波、從江縣,地理坐標東經107 o 51′-108 43′。東西最大水平距離89公裏,南北最大垂直距離90公裏。

第二,地形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位於黔中高原南緣的斜坡地帶。總體地形北高南低,四面環山,中部以南為丘陵,海拔稍高,為1693米,最低海拔為149米。

第三,山地系統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東北山是九萬山系的壹部分,最高峰鳳凰山,海拔1.693米。北部山區以大格寨為主峰(海拔1460m),向南延伸,成為大小河流的分水嶺。西北山區主要山峰為金嶴山(海拔1061.4),自西北向南延伸。西部和南部以喀斯特山地為主,中間有土山、半土山和半石山。奇峰峻峭,最高峰是木倫鄉的小東坡,海拔740.0米。八仙山是華中南部最高的山,海拔731.9米。

第四,氣候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日照充足,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秋淩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9.9℃,15.7℃;在北部山區。1月平均氣溫10.1℃,7月平均氣溫28℃;;歷年最低氣溫-—5.2℃,無霜期290,年平均日照時數145.438+0小時。年太陽輻射為98.89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降雨量北部1.750毫米,南部1.389.1毫米,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歷年最小降雨量922.8 mm,蒸發量1.1mm,空氣平均相對濕度79。

五、水文字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境內主要河流有大環江、小環江、中州、大溝四條。四條河流均發源於貴州省,由北向南,匯入龍江河。

大環江:全長136.5km,縣境147.2km,流域面積2,850km2,最大流量3,020s立方米(1970),最小流量3.1s立方米(1963),多年平均流量62。

小環江:全長136.5km,縣境94.1km,流域面積2328km2,年平均流量39.25s立方米。

中州河:全長136.5km,縣境17.1km,年平均流時39.45秒立方米。

大溝河:大溝河位於縣城西部,從南丹縣城分出,全長26公裏,雨水收集面積804平方公裏。以上四條河流,除大溝河外,水量小,落差大,經濟價值小,大小河流和中州河水量大,都有壹定的開發價值。

不及物動詞土壤狀況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有五個土壤亞型:紅壤、黃紅壤、黃壤、棕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母巖以砂頁巖和石灰巖為主,其次為砂巖、頁巖和黃壤,分布於海拔800米以上的中低山。黃紅壤分布在海拔500-800米的丘陵區和高丘區,紅壤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區或低山中下部,石灰土主要分布在石灰巖地區,有機質含量高,微酸性,土層深厚,自然肥力強,微酸性,土層薄,有機質含量高。

七、動植物資源

環江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森林植被豐富,物種多樣。有維管束植物915種,喬木536種,隸屬於54科162屬。常見樹種有杉木、馬尾松、黃萎病、樟樹、香椿、菜豆、木荷、水青岡、青岡、黎蒴、大葉櫟、閩楠、楓香、槭。灌木和草本植被常見的有桃金娘、黃荊、白背泡桐、鹽撐木、宋剛、野茅草、纖毛浮萍、蕨類植物等。

除了豐富的森林資源,動物資源也很豐富。全縣有陸生脊椎動物260種,分別隸屬於4綱26目70科。其中兩棲類17種,占總數的6.5%;爬行動物47種,占18.1%,鳥類148種,占56.9%。哺乳動物48種,占18.5%。

九、農副產品

長江周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許多珍貴的農副產品,包括享譽海內外的名優土特產,如船山涼席、毛南花竹帽、夏南牛肉、醇香的毛南紅窖酒、香豬、香鴨、香牛、香粳、香菇等,名優土特產有船山涼席、明倫香粳、龍巖香菇等。

經濟建設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是桂西北的農業大縣,總面積453349公頃,其中耕地22697公頃。農作物種類繁多,包括水稻、玉米、蠶、西瓜、油菜、花生、西紅柿、煙葉和果樹。

2002年,全縣農林牧漁總產值7.329億元,糧食產量達到654.38±0.35萬噸,蠶繭產量達到2368噸,甘蔗產量達到654.38±0.55萬噸,水果產量達到9200噸,油料產量達到3843噸,蔬菜產量達到654.38±0.09萬噸,西瓜產量達到654.38±0.08。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是林業大縣,土地面積685.5萬畝,其中林地654.38+0.893萬畝,其中闊葉樹654.38+0.1.79萬畝,針葉林556.5438+0.000畝,針闊混交林5.4萬畝,竹林5.2萬畝,經濟林5.7萬畝疏林地5.6萬畝;灌木林地654.38+0.67萬畝;無林地24.9萬畝。全縣活立木蓄積量485.8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2%。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國有、集體和私營企業迅速發展,建立了以有色金屬采選、冶煉、鐵礦開采、鋼鐵冶煉、農產品加工、建材、化工、煤電為主要產業的工業體系。

全縣有色金屬選礦企業20余家,年原礦加工能力1.2萬噸;鋅冶煉企業5家,年產鋅焙砂(金屬含量)8萬噸,工業硫酸654.38+0.3萬噸;鉛冶煉企業3家,年產粗鉛錠、高鉛銻、電解鉛1.5萬噸;鋼鐵冶煉企業1家,年產量8萬多噸。主要產品有各種規格和品牌的鑄造生鐵和煉鋼生鐵。年產5000噸矽錳合金的冶金企業有1家。

煤炭企業6家,年產優質無煙煤25萬噸;建材企業3家,生產425水泥20萬噸,粉煤灰粉3萬多噸;制糖企業1家,年加工生甘蔗25萬噸,混合糖2.5萬噸。主要產品是白糖和紅糖。繭絲綢企業1家,年產白廠絲200噸,幹繭1萬噸。白廠絲生產規格有19/ID、20/22D、27/29 D、40/44 D等。現有食品加工企業6家,主要產品有蔬菜罐頭、幹品、鮮品、水果罐頭、果脯,環江香豬、菜牛肉、香牛肉等中國名優特產,焙烤制品、保鮮制品及其他飲料系列。

2006年,環江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4.38±0.98億元,比上年增長654.38±0.03.5 %。其中,第壹、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7.79億元、6.34億元和5.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18%和10%。財政收入達到6543.8+7000.3億元,比上年增長30.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5億元,比上年增長25.3%;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億元,比上年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2188元,比上年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24元,比上年增長1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82‰,在自治區下達的控制指標之內。

科學教育、文化和健康

醫療衛生事業:

奔小康,先健康。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第壹位。全縣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人民身體素質不斷提高,醫療衛生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教育業務

通過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環江縣實現了1992基本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目標,完成了1998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任務,並通過了國家驗收。2005年6月5438日至10月,全縣所有鄉鎮通過了自治區壹級九年義務教育(以下簡稱“普九”)評估驗收,“普九”人口覆蓋率已達100%。2006年6月,165438+10月,該縣“普及化”工作通過自治區壹級評估驗收。

農村合作醫療

2006年,環江縣共有13.2萬農民受益於新農合,共向參合農民支付602.22萬元。全縣廣大參合農民受益於新農合,新農合在減輕農民醫療負擔、防止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

2007年,全縣已有22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將為環江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保障全縣農民健康發揮更大的作用。

過去20年衛生發展成就

二十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以深化衛生改革為動力,衛生工作認真貫徹新時期衛生發展的方針政策,緊緊圍繞環江縣衛生發展規劃的要求,調整布局,強化管理,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效益,衛生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旅遊服務

四周風景秀麗,溶洞密布,如詩如畫;有許多珍稀瀕危動植物;有氣勢磅礴的龍潭瀑布;有世界罕見的建築精美的毛南族古墓;有粗獷豪放的毛南族木面舞;有壹個活潑的苗族妹子跳舞。

主要景點有下廟旅遊度假區、大蔡神龍宮、夏蘭婚嫁洞、船山梁瑞旅遊區、長美摩崖石刻、明倫北宋牌坊、鹹安古墓等。

喀斯特森林與古代商業生態旅遊區

木倫喀斯特森林保護區位於環江西北部的木倫、船山鄉,因首次發現於距環江縣城72公裏的木倫鄉而得名,面積約90平方公裏。199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科學院和林業部專家調查論證,木倫喀斯特森林保護區屬於中亞熱帶石灰巖地區常綠、落葉、闊葉林的混交林生態系統,是世界上現存連片面積最大、保存完好、原始性最強的喀斯特森林。

東興楊梅坳避暑山莊

楊梅坳景區位於東興鎮九完達山九仁林場,距縣城120公裏,與融水縣交界處。這裏森林茂密,古樹參天,天然林保存完好,生態環境良好。目前,楊梅坳地區是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與融水、羅城壹起被申報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民族習慣

毛南族71萬余人。毛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系,普遍使用漢語;主要生活在我國雲貴高原的毛南山、九萬山、鳳凰山、大石山等地,而廣西環江縣的上南、中南、鹹安等山區被稱為“三南”,被譽為“毛南族之鄉”。

毛南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各種副業。毛南族飼養的肉牛遠銷上海、香港等地,口碑很好。他們編織的竹器做工精致,著名的花竹帽精致、美觀、實用。它不僅是毛南族的手工藝品,也是女孩們珍貴的裝飾品。

毛南族的房間都是幹欄的風格,幹欄內外的山墻都是用木頭和石頭做的,結實穩固。壹般來說,幹柵欄有兩層,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門外有陽臺,適合采光,可以防潮。這是中國南方民居的傑作。幹欄的柱子是石柱,樓裏的臺階是石條,地基和山墻大多是石頭做的。甚至門檻、露臺、牛棚、桌子、凳子、水箱、水盆等。都是用石頭砌成或雕刻而成,雕刻在這些石頭制品上的花鳥魚蟲更是美不勝收。

毛南族石墓上的雕刻眾所周知,今天保留在鳳凰山上的古墓就是毛南族石雕的典型代表。壹向重視精雕細刻的毛南族石匠,在冰冷的石頭上,把花鳥魚蟲、人物、器皿都刻畫得栩栩如生。毛南族石匠的創作既不描線,也不打草稿,而是根據頭腦中的想法,用手中的鑿子在石頭上即興創作,創造出生動的形象。

毛南族居住在山區,缺少耕地。他們在山石夾縫中開發每壹寸土地,鋪壹塊石頭護土,可以說愛惜土如金。毛南族的農耕極其細致。水田往往要翻來覆去地耕,田裏的疙瘩都搗碎了再種,所以他們的糧食產量很高。不僅如此,毛南族長期在山區采用密植、套種、間作等方式,為嶺南西部農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毛南族的主食是大米和玉米,蔬菜是豌豆、白菜、南瓜、豆類和蘿蔔。豆腐是節日宴會上的重要副食。毛南族人很好客,客人到家總是很榮幸。他們熱情地用家裏腌制的酸肉、酸螺絲、酸菜招待客人,還邀請客人品嘗最具民族特色的“毛南飯”。

毛南族男女都喜歡穿藍色或青色的開衫和羊毛衫。女人穿非常漂亮的右開衫,有兩個花邊,褲子很寬,卷著花邊。女人還喜歡把頭發紮成發髻,佩戴首飾,胸前有銀飾和玉飾,特別喜歡戴花竹編的帽子。

行政區劃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轄7鎮7鄉1民族鄉:璽恩鎮、水原鎮、羅陽鎮、穿山鎮、明倫鎮、東興鎮、尚超鎮、大才鄉、上南鄉、下南鄉、木倫鄉、金奎大鄉、長美鄉、龍巖鄉、尋樂苗族鄉。

歷史的發展

1986 165438+10月1、國務院批準(國函[1986]152號):撤銷環江縣,設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原環江縣行政區域為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行政區域。

2000年,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轄7鎮7鄉1個民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為332,067人。各鄉鎮人口(人):思恩鎮42736水原鎮32169羅陽鎮37857船山鎮31770明倫鎮31496東興鎮19383尚超鎮11877大才鄉18。8+07492木倫鄉5331大安鄉20667長美鄉24981龍巖鄉19729尋樂苗族鄉21353

2005年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行政區劃調查(6鎮5鄉1民族鄉);

璽恩鎮轄:城北、城南兩個社區;鐘山、疊嶺、陳雙、中興、西南、乃河、三樂、安良、仁和、清潭、文華、龍符共12個村委會。

水原鎮轄:水原社區、上南社區;鐘健、和平、裏拉、西麗、三才、三美、韓翔、文坪、窯洞、全敏有11個村委會。

洛陽鎮轄區:洛陽社區;團結、普勒、石渺、合作、古昌、江口、雨荷、蒙蒂、湧泉、永安、雅麥、溫雅有12個村委會。

船山鎮轄:友東社區、木倫社區;林朗、同伴、杜川、顧斌、五圩、河墩、社村、白丹、夏風、下幹、下九、塘灣、茶樂驛、丁基、東幹、東山、下榕江共18個村委會。

明倫鎮轄:明倫社區;靜雅、龍水、鄉窯、寶山、彩波、翠山、柏鄉、吉祥、感城、北宋、郝穎、八面、和光、董浩、劉萍共15個村委會。

東興鎮:東興社區;蔡威、樂彩、嘉興、都涯、龍城、大興、九登、平安、標山、茶山有10個村委會。

大蔡鄉轄區:大蔡社區;有金童、新坡、麻、溫馨和諧、三河、沖樓6個村委會。

鹹安鄉:鹹安社區;博川、宜豐、中南、古州、塘壩、玉環、蔡門、下塘、涇陽、西苑等村有10個村委會。

大安鄉:大安社區;有五個村委會,分別是新的、可愛的、有才華的、湯芳的和環姐的。

長美鄉:長美社區;內通、符拔、內店、固安和艾東五個村民委員會。

龍巖鄉轄區:龍巖社區;鞍山、大可、樂就、良興、墾蘭、朝戈、光榮、甘堰、湟中、大東、黃成、九圩等地有12個村委會。

尋樂苗族鄉轄區:福壽社區、葉萍社區;平陌、太平、全安、長北、山崗、鎮北、康寧、順寧、北山、大集等村有10個村委會。

2021,1,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排名出爐,環江縣排名100。

2019年3月5日,環江縣被列入2018年度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

2065438+2009年3月,環江縣被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縣(環江地區)名單。

2018年9月,2018年度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範縣名單出爐,環江縣榜上有名。

2018,18,環江縣在第四批全國法制縣城創建活動中榮獲先進單位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