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寶寶斷奶後如何安排飲食

寶寶斷奶後如何安排飲食

壹般來說,寶寶在9 ~ 12個月斷奶。在寶寶斷奶前,寶寶的輔食應該已經吃好了,所以寶寶斷奶後輔食添加沒有明顯變化,寶寶斷奶也不會影響正常的輔食添加。

寶寶斷奶時的飲食應註意:

誤區壹:斷奶前不準備輔食。

有些媽媽在給寶寶斷奶前沒有提前做好準備,也沒有提前給寶寶添加輔食。這樣,不僅寶寶在身體上缺少壹個適應其他食物的過程,容易生病,而且還會對寶寶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打擊,甚至會讓他認為自己被媽媽拋棄了,從而使他情緒極度不穩定,影響多吃東西。

誤區二:斷奶時讓母乳“興奮”。

有些媽媽在斷奶時,會在乳頭上塗抹墨水、辣椒水、萬金油等刺激物,認為這樣會讓寶寶對母乳產生厭惡感,從而放棄母乳。然後,效果往往適得其反,不僅讓寶寶感到害怕,還會因為害怕而拒絕進食,從而影響身體健康。這樣母乳沒壞,但其他該吃的食物可能壞了。

誤區三:斷奶時媽媽玩“失蹤”。

有的媽媽把寶寶送到親戚家,幾天甚至很久都沒見到。其實斷奶並不需要母嬰分離。對於寶寶來說,媽媽的奶不能吃,但是妳不能沒有媽媽!

斷奶時強行分離母子,不僅不能順利斷奶,還會影響寶寶的身心健康。嬰兒從出生起就壹直依靠母親溫暖的懷抱。長時間的突然分離會讓他們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嚴重依賴母乳的人。他們還容易焦慮,不吃不喝,不想被別人擁抱,不和大人交流,情緒激動,大哭大鬧,睡眠不好,甚至生病。

誤區四:反復斷奶

在斷奶的過程中,媽媽不僅要讓寶寶逐漸適應飲食的變化,還要果斷堅決。不能因為寶寶哭壹會兒就推遲斷奶時間。不要突然斷,讓他吃幾天再突然斷,這樣會反復給寶寶帶來不好的情緒刺激。這種做法會給寶寶的心理健康帶來傷害,容易導致情緒不穩定、夜驚、拒食,甚至為日後的心理疾病留下隱患。

誤區五:回奶方法粗暴簡單。

為了順利回奶,有的媽媽不喝湯,甚至用毛巾托住乳房,想把奶憋回去。這顯然違背了生理規律,容易造成乳房疼痛。斷奶後,如果媽媽有不同程度的腹脹,可以用吸奶器或手動把奶吸出來。同時將生麥芽60克、生山楂30克水煎為茶,34天即可回奶。不要使用熱敷或按摩。

除了斷奶時的註意,斷奶後飲食有什麽誤區?

誤區壹:只吃主食,不吃蔬菜。

給寶寶添加輔食,有的家長只關註主食,爛米飯、面條、各種米粥、面食都給寶寶吃,但輔食(魚、蔬菜、豆制品)吃得少,或者相反。這違背了膳食平衡的科學原則,不利於寶寶的健康發育。

誤區二:用湯泡飯

有些家長認為湯營養豐富,可以軟化米飯,所以總是給寶寶喝湯泡米飯。這顯然是壹個誤解。首先,湯裏的營養只有5%-10%,更多的營養還是在肉裏。事實是嬰兒沒有攝入更多的營養。而且長期用湯泡飯也會對腸胃造成負擔,可能會導致寶寶從小得胃病。

誤區三:用水果代替蔬菜。

有些家長發現寶寶不愛吃蔬菜,大便幹燥,就用水果代替蔬菜,以為這樣可以緩解寶寶的便秘,但效果並不理想。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水果不能代替蔬菜。蔬菜,尤其是葉類蔬菜,含有豐富的纖維,可以保證大便通暢,保證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攝入。

專家提醒,嬰兒母乳餵養和輔食添加應同步進行。並不是因為母乳餵養才開始吃輔食,而是因為母乳餵養前就已經吃的很好了,所以母乳餵養前後輔食添加並沒有明顯的變化,斷奶應該不會影響寶寶正常的輔食添加。

壹歲寶寶的飲食安排是壹天五頓,早中晚三頓主餐,兩頓零食,強調飲食均衡和粗細搭配,米粉和肉,以破軟爛為原則。母乳徹底斷了,大部分飲食都是固定的早中晚三餐,從稀飯到稠粥軟飯,從肉泥到肉末,從菜泥到剁碎的過渡。等妳快壹歲的時候,就可以訓練寶寶自己吃飯了,必須斷奶。

斷奶後想吃什麽?

壹歲寶寶全天飲食安排:壹天五頓,早中晚三餐,兩頓零食,強調飲食均衡,粗細搭配,米粉和肉,以破軟爛為原則。完全斷奶(母乳),飲食多為固定的早中晚三餐,以及從稀飯到稠粥軟飯,從肉泥到肉末,從菜泥到剁碎的過渡。寶寶快壹歲的時候,可以訓練自己吃飯,必須斷奶(母乳)。如果繼續給孩子餵母乳,孩子可能不喝奶,胃口不好,營養各方面都有問題。但同時也要按照循序漸進的方法給寶寶添加輔食,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細到粗,習慣添加壹個又壹個。等孩子身體健康,消化功能正常,反應暫停兩天再恢復。8個月的寶寶壹定要逐漸適應從牛奶到食物的過渡,相信寶寶會適應的。

嬰兒在斷奶和餵養後,每天大約需要1100 ~ 1200千卡熱量,蛋白質35 ~ 40克,比較多。由於嬰幼兒消化功能差,不適合吃固體食物。在原有輔食的基礎上,逐步增加新品種,將流質、半流質飲食逐步改為固體食物,優先選擇松軟易消化的食物。鑒於此,嬰幼兒的飲食可以包括乳制品、谷類等。烹調時,食物宜剁、燒,可煮、燉、烤、蒸,不宜油炸和使用刺激性食材。

嬰幼兒斷奶後不能吃全部麥片,也不可能和大人壹起吃飯。主食應該是稠粥、爛米飯、面條、餛飩、包子等。副食可以包括魚、瘦肉、肝、蛋、蝦皮、豆制品和各種蔬菜。主食為大米和面粉,每天需要約100克,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加;豆制品每天25克左右,主要是豆腐和豆幹;壹天1個雞蛋,蒸、燉、煮、炒;肉類和魚類每天50 ~ 75g,逐漸增加到100g;豆漿或牛奶,每天500毫升,1歲後逐漸減少到250毫升;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供應水果。

斷奶後,嬰兒壹般每天吃4-5餐,分早餐、午餐和晚餐,中午前和中午後。早餐要保證質量,午餐要清淡。比如早餐可以供應牛奶或豆漿、雞蛋或肉包子;中餐可以是爛米飯、魚、蔬菜,外加雞蛋蝦皮湯;吃瘦肉、剁碎的蔬菜面等。吃晚飯;中午前給點水果,比如香蕉、蘋果片、梨片等。下午提供餅幹和糖水。日常食譜盡量輪換刷新,註意葷素搭配,避免同餐。此外,烹飪技術和方法也會影響嬰兒的飲食習慣和食欲。如果色、香、味齊全,可以促進嬰兒食欲,增加食量,加強消化吸收功能。

吃營養豐富、松軟易消化的食物。壹歲的寶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很弱,吃粗糙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容易導致腹瀉。所以,給寶寶吃壹些軟爛的食物。壹般來說,主食可以是軟飯、爛面、米粥、小餛飩等。,副食可以是肉末、碎菜、雞蛋湯。值得壹提的是,牛奶是寶寶斷奶後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因為它不僅容易消化,而且營養豐富,可以提供寶寶身體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剛斷奶的寶寶在口味上無法適應刺激性食物,其消化道也難以適應刺激性食物。因此,不宜吃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