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曾國藩的弟弟和下屬都稱他為“黃袍加身”。畢竟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漢人的。面對壹生中最大的選擇,曾國藩最終選擇了放棄。沒辦法,他只能辜負大家的良苦用心,放棄創造曾王朝的機會。
在我們看來,或許這個曾經全副武裝的將軍,只要他壹搖胳膊,可能就會有很多人跟著他,然後他就名正言順的當上了皇帝。曾國藩沒想過當皇帝嗎?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認為可行:首先曾國藩任兩江總督,然後左、李鴻章。現在的三任總督還怕自己拿不下大清國的土地嗎?況且我們手裏有20萬精兵,再加上李秀成投降的65438+萬太平軍,無論如何都可以攻破首都!
但在曾國藩看來,事情哪裏那麽簡單?左不願意生活在別人的統治下。如果我想當皇帝,他可以心甘情願地幫我。至於李鴻章,雖然他是我的學生,但壹旦我有心反清復明,他就會立刻轉而反對我;至於李秀成,他不過是壹條迷途的狗,太平軍怎麽會聽他的?況且朝廷壹直在看守我,壹旦我采取行動,馬上就要被控謀反。
事實上,事情正如曾國藩所想。曾國藩打了這麽大的勝仗,有可能封王,鹹豐帝遺言也是。但慈禧只給了曾國藩壹等的等待,命令他盡快回京。
做官幾十年的曾國藩深明為官之道,早就有了沖回去的意思。畢竟我執政這麽久,手握二十萬兵,怎麽能不讓朝廷起疑?所以,曾國藩回到京城,選擇退隱故鄉,主動交出手中的兵權,還提出要削湘軍,以打消朝廷的疑慮。而曾國藩火速趕回的方式,也挽救了壹族的性命。
說起曾國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曾國藩作為清朝的四大重臣,可以說是位厲害的人物。尤其是清廷開始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後,曾國藩的湘軍迅速崛起,這也是清政府唯壹可以依靠的軍隊。我們知道,太平天國運動讓內憂外患的清政府風雨飄搖。這時候如果曾國藩起來造反,必將給腐敗的清政府致命壹擊。
要說曾國藩沒有穿黃袍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曾國藩是壹位學者,他自然有自己的抱負。就算他不是項的統帥,也是壹個漢人,他身邊的人也壹定向他表達過這種想法。那麽曾國藩為什麽不起兵呢?
首先,我們重視曾國藩自身的考慮。書生出身的曾國藩,接受了愚忠的思想,妳讓我死,我也得死。他雖然野心勃勃,但也怕落下謀反的罵名。還有壹個書生,壹直很善良。當時的清政府已經內憂外患,百姓日子不好過。曾國藩怎麽會忍心火上澆油?
其次,曾國藩知道項雖然所向披靡,但他也明白高震的道理,他知道清政府不可能對他毫無防備。左是清政府用來牽制曾國藩的壹顆棋子。左雖然出身湘軍,但他也是壹個有野心的人。離開湘軍後,左在清廷的支持下建立了楚軍。楚軍雖然不如湘軍強大,但因為有清廷的支持,完全有能力與湘軍抗衡。
最後,曾國藩的湘軍雖然強大,但經過長期東奔西走,還得對抗太平天國的軍隊,防備清廷和自己人的陷害。湘軍本來就很疲憊,後期力量大不如前。曾國藩自己也因為戰爭失去了兩個兄弟,所以曾國藩從骨子裏痛恨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