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揚州市寶應縣郵政編碼

揚州市寶應縣郵政編碼

1,寶應旅遊景點。2.江蘇寶應縣屬於哪個市?3.揚州寶應有地鐵嗎?4.寶應有什麽特產?5.寶應縣屬於哪個市?6.江蘇寶應縣屬於哪個城市?寶應旅遊景點包括:曹甸楚甸公園、寶應寧郭汜、總教苑、寶應湖等旅遊景點。此外,寶應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國家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示範縣、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國家衛生縣城。

1,寶應湖國家濕地公園。

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南郊10公裏,湖區濕地水質生態維護良好,動植物資源豐富,鳥類僅147種。是壹個以有機農業為主,集“種植、垂釣、觀光、遊樂、度假”為壹體的綜合性濕地公園。擁有“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江蘇省十佳優秀鄉村旅遊單位”、“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點”等榮譽稱號。

2.縱向花園。

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中心的葉挺路與安義路交匯處,原為清代康熙秀才喬來的私家園林,以荷花風光著稱。公園積土為山,種樹為林,以小見大,挺有意思的。亭臺樓閣,勝景眾多,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吟詩作賦,對這座清麗雅致的水景園林大加贊賞。

3.射陽湖荷花園旅遊區。

公園位於江蘇揚州寶應射陽湖畔,占地1多萬畝,水陸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美,河湖原始,人文景觀獨特。園區內的月亮湖地區還盛產魚、蝦、蟹、鱉、甲魚等水產品,野生蘆葦、香蒲遍布園區,形成了獨特的生態旅遊環境,也被稱為江蘇中部的“沙家浜”。

寶應縣始建於秦朝,原名東陽縣、平安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唐朝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境內有“八寶”呈獻給皇帝,唐肅宗視之為國之寶。故改上元三年為寶應元年,安義郡名“寶應”。寶應縣屬於黃淮沖積平原,以京杭運河為界,分為西高東低兩部分。沿運河兩岸,高,東西邊緣低;南北兩側稍高,中間較低。境內大部分海拔在兩米左右,屬於何麗霞江蘇淺凹平原區。

江蘇寶應縣屬於哪個市?江蘇省寶應縣隸屬於江蘇省揚州市。

江蘇省揚州市所屬的寶應縣,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何麗霞平原西北部,揚州市北部邊緣。屬於南京-鎮江-羊城城市化外圈,東經119 07' 43 '至165438+565438+之間。總面積1467平方公裏,轄14個鎮,1個開發區。2020年,寶應縣戶籍人口87.02萬人。政府位於安義鎮寶應大道88號。

寶應縣的區劃演變

2065438+2007年3月,江蘇省黃城鎮、寶應經濟開發區實行“鎮區合壹”管理體制。安義鎮七裏村、金灣村是村社合壹單位,由江蘇省寶應經濟開發區管理。

2065438+2007年4月,原齊心村(住宅)劃出壹部分,成立愛民社區;在城南生態新城建立荷花社區;新增郭莊社區,實行郭莊村(居)合壹;羅翔社區和閘北社區合並成立羅翔社區。市裏的社區和薛墩社區合並成薛墩社區。

揚州寶應有地鐵嗎?妳好,妳問揚州寶應有地鐵嗎?答案是肯定的。揚州寶應是江蘇省揚州市的壹個縣。它位於江蘇省中部,距揚州市中心約50公裏。揚州寶應縣於2月28日正式開通地鐵2號線,2018+65438,這是江蘇省第壹條地鐵線路,也是揚州市第壹條地鐵線路。地鐵2號線全長約33.3公裏,起於揚州寶應縣寶應湖西站,止於揚州市江都區江都站。地鐵2號線共設17座車站,其中13座車站位於揚州寶應縣,其余4座車站位於揚州市區。地鐵2號線的開通,給揚州寶應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寶應有什麽特產?寶應有什麽特產?

江蘇省揚州市所屬的寶應縣是中國淡水美食之鄉,被譽為吃貨的天堂。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產,那麽寶應的特產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1,寶應湖大閘蟹

寶應湖大閘蟹是產於寶應湖的壹種大閘蟹。以殼青、腹白、爪金、毛黃、膏肥、豐黃、個頭大、味美著稱。榮獲無公害品牌,堪比陽澄湖大閘蟹,出口廣東、香港等地,並已註冊國家商標。

2.寶應蓮藕

寶應蓮藕又名寶應蓮藕,是江蘇省寶應縣的特產,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標誌性產品。產品色澤鮮艷,皮光滑,體大白,產量高,品質優。用它加工的各種蓮藕菜也很有名。在明代,它是朝廷的貢品,入選《中國名菜大全》,列入國宴“國菜”。

3.寶應藕粉

寶應藕粉以新鮮藕粉為原料,早在明朝就成為貢品。本品質輕,分細,色白,味清,性平,易消化,是很好的滋補品。特別適合年老體弱者食用。

4.景和大蛋糕

涇河糕口味純正,歷史悠久。相傳東海龍王小白龍王子在涇河壹帶被殺。壹個熱心的精河人,每天給他送來壹個自己做的大蛋糕充饑。東海龍王得知後,非常高興,命令他疏浚涇河,為涇河人民消災送福。“白龍牌”精河大餅由此得名。

5,箭頭

射手座射手座很早就在寶應縣種植了。射手座射手座豆腐湯像牛奶壹樣白,很好喝。唐朝時被列為皇家貢品。

6、寶應核桃黑蔬菜

又叫黑菜、黑菜,因墨綠色、近黑色而得名,葉子皺得像核桃。屬於寶應區域特色農產品。我縣農民有秋冬種核桃黑的習慣,全縣核桃黑年種植面積5萬畝。

7.精河西瓜

精河西瓜是江蘇揚州寶應精河鎮的特產。

8.烤全豬頭

豬頭烤在盤子裏,就像壹個整體,酥爛而不失形狀;香氣醇厚而不失滋味。豬頭不同部位味道不同,豬耳朵軟脆,豬舌軟韌,豬眼有彈性,頭肉爛如豆腐。最好吃的是肉皮糯滑,可以和烤鴨媲美。有美食家曾評價“越吃越香,話也說得津津有味。”

9、三個大包

三頂大包是揚州富春茶社的傳統名點之壹。相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廚師為他準備了禦膳早餐,由此產生了“武定包子”。以海參丁、雞丁、肉丁、冬筍丁、蝦仁為餡,甘龍品嘗了包子,高興地說:“揚州包子名不虛傳。”考慮到普通人的消費水平,把“五丁大包”改成“三丁大包”,壹百多年來壹直受到各界歡迎

10,涼菜周邊菜

主菜:太後蟠桃。菜品:珊瑚雪卷、水晶肘花、牡丹酥刺、鳳尾蝦、金錢菇、黃蛋、美味脆瓜、玫瑰牛肉。

擴展:

揚州有什麽特產?

1,揚州漆器

“揚州漆器”作為中國四大漆器之壹,已有2400年的歷史,蘊含著深厚的揚州文化和精湛的工藝。揚州漆器制作工藝主要有十大工藝門類:點螺工藝、漆雕工藝、漆雕嵌玉工藝、漆雕工藝、平磨珍珠母工藝、彩繪(雕填)工藝、骨石鑲嵌工藝、嵌寶工藝、楠木漆沙硯工藝、漆畫工藝。

2、高郵周巷大米

高郵周巷的綠色食品“周巷大米”在大江南北頗有名氣。

3.高郵鴨蛋

高郵鴨和高郵鴨蛋之所以久負盛名,根本原因在於其品質優良,風味獨特。高郵鴨是中國三大名鴨之壹,產蛋多,個頭大,蛋黃比例大,尤其以產雙黃蛋聞名中外。其蛋質可以用蛋白質“鮮、細、嫩”和蛋黃“紅、沙、油”來概括。

4.界首幹茶

高郵界首幹茶是高郵地區界首鎮的傳統小吃。色澤紅艷,肉質嫩黃,清香可口,味道鮮美。2009年6月20日,界首幹茶制作技藝被列為江蘇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每逢中秋、立冬、除夕、元宵等喜慶節日,人們包餃子、包餃子時,餡中必有幹茶。

5.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是中國第六大淡水湖,江蘇第三大淡水湖,也是典型的過境水系湖泊。淮河向南流經洪澤湖和高郵湖流入長江。五大湖出產上好的螃蟹。高郵湖大閘蟹以其青背殼、白底、黃毛金爪、膏厚、肉厚、入口純正、味香鮮、回味甘甜而聞名。

6.高郵湖龍蝦

高郵湖龍蝦產區覆蓋車邏鎮、甘垛鎮、三垛鎮、周山鎮、唐莊鎮、界首鎮、龍虬鎮、臨澤鎮、喬松鎮、謝佳鎮等10個鎮。

7.高郵湖青蝦

青蝦,學名日本沼蝦,揚州人俗稱河蝦。高郵湖青蝦國家級水產種質保護區位於高郵湖西北水域,主要保護對象為青蝦。在高寶邵伯湖湖區,青蝦價格昂貴,是湖區漁民的主要水產品之壹。

8.高郵湖鯿魚,高郵湖銀魚,高郵湖銀魚,高郵湖鯽魚。

高郵湖的魚很多,有鯿魚、鯽魚、銀魚等。,其中鯿魚小,大,肥;銀魚呈白色,鮮嫩,晶瑩剔透,無刺無鱗,肉質細嫩。

9.寶應蓮藕

寶應縣於1998被命名為“中國蓮藕之鄉”。寶應蓮藕色澤鮮艷,皮光滑,體大白,產量高,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物質。

10,精河西瓜

涇河西瓜於65438-0985在涇河鎮大同村露天種植。從2007年開始,所有的“金河”西瓜都在早春用鋼架棚生產。精河西瓜在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農業標準化和無公害標準,全程跟蹤監控農產品質量。

11,楊光湖的對蝦

楊光湖的對蝦是揚州寶應的特產。蝦是經濟價值很高的淡水蝦之壹。蝦肉鮮嫩可口,營養豐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6.4克。

12,寶應大閘蟹

寶應湖水質好,生態優越。寶應湖的大閘蟹以殼青、腹白、爪金、毛黃、脂糊、豐黃、個頭大、味美而聞名,榮獲無公害品牌,可與高郵湖、陽澄湖相媲美。

13,寶應中華鱉

寶應是中華鱉的重要產地,品質優良,基因穩定,蛋白質含量高。寶應中華鱉是繼寶應湖大閘蟹之後的又壹重要特色養殖項目。

14,寶應大米

寶應縣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生產的大米口感好,質量好,在市場上廣受好評。

15,陸鐸亂針繡

魯垛亂針繡是起源於蘇北何麗霞地區的壹種民間刺繡工藝。融合了蘇繡、湘繡、楊繡的特點後,逐漸形成了獨具風格的魯多亂針繡,針中有“情”,線中有“意”,成為刺繡工藝的後起之秀。

16,沙頭青殼雞蛋

沙頭青殼蛋品質優良,蛋黃大,蛋清濃,蛋白厚而嫩,味道鮮美。

17,沙頭西瓜

沙頭種西瓜已經有20年左右了。主要品種有8424西瓜,以及超級冬春、早春紅玉、特小豐等品種。

18,丁火樸樹,丁火蜀桂,丁火龍柏

江都區丁火鎮是中國著名的花木之鄉。這個鎮的花木產品以品種全、數量多、規格統壹而聞名全國。

寶應縣屬於哪個城市寶應縣屬於江蘇省揚州市。

寶應縣位於江蘇省中部揚州寶應縣,淮河下遊揚州寶應縣,何麗霞地區西部,揚州市北部邊緣,總面積1467平方公裏。截至2021和10,寶應縣下轄14個鎮。2021寶應縣戶籍人口85.9萬人,政府所在地安義鎮寶應大道88號。寶應縣位於江蘇與蘇北之間,淮河下遊,何麗霞地區西部。境內以李運河(京杭大運河淮安至江都段)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

運東屬於麗霞腹部的射陽湖系,運西屬於高寶湖系。主要過境河流有李運河和新通河。1960金湖縣位於寶應湖西側。寶應是揚州寶應縣的源頭,國家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示範縣,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衛生縣城。

寶應縣的地形和氣候特征;

寶應縣屬於何麗霞淺坳陷平原區,古地貌原為大型湖盆坳陷。第四紀時,窪地由河流、河海堆積而成,經歷了海灣、瀉湖、兩湖沼澤的水網平原演化過程,形成了多湖沼澤的地貌特征。地勢低平,受地質構造運動和黃泛影響,地勢西高東低。

寶應縣屬於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春天有東南風,夏天有從海洋吹來的東南到南風,秋天有東北風,冬天盛行幹冷的東北風。年平均氣溫14.4,年平均降水量1000mm。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寶應縣

江蘇省寶應縣是什麽市?江蘇省寶應縣隸屬揚州市。

寶應縣位於江蘇省中部,淮河下遊,何麗霞地區西部,揚州市北緣,北緯33° 02′46″至33° 24′55″之間,東經65° 438+065° 438+09° 07′43″之間。東與建湖縣、興化市、鹽城市鹽都區接壤;南與高郵市接壤;西與金湖縣、洪澤縣相連;北鄰淮安市淮安區。

寶應縣略呈梨形,東有射陽湖、楊光湖環繞,西有寶應湖、白馬湖環繞,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最北端自安馮鎮崔渡村至鎮三陽河村,直線距離約47.4公裏,東端自廣陽湖鎮團頭氹,西至鎮順河村西柏瑪湖,直線距離約55.7公裏。

寶應縣總面積1467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面積979平方公裏,占66.7%,水域面積488平方公裏,占33.3%。

擴展數據

寶應縣的建立與演變:

春秋戰國時期,寶應縣先屬吳國,後屬越國。秦朝建東陽郡,隸屬東海郡。漢,改東陽縣、平安縣、射陽縣,先後屬臨淮縣、廣靈縣。隋朝初年,全部改為安義縣。

唐肅宗上元三年(762年5月14),因是寶應,肅宗頒布法令,上元三年改為寶應元年,安義縣改名寶應縣。南宋時期,升任寶應太守、寶應軍,統領寶應縣、鹽城縣、山陽縣、淮陰縣。

明朝,隸高郵府。清代改為揚州府。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淮陽路、淮陰行政監察區。該縣解放時,屬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建國初期,先後隸屬於蘇北行政公署揚州區和泰州區。

1953 1月,寶應屬於江蘇省揚州地區。1960初,金湖縣位於寶應湖以西。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寶應縣隸屬揚州市。

寶應縣人民政府-地理位置

百度百科-寶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