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重生筆記——癌癥患者的康復之路

重生筆記——癌癥患者的康復之路

作者寫完壹本新書,出現頭暈,去醫院檢查,發現有癌細胞占據肺部和腦部,被專家懷疑為肺癌腦轉移。由於作者及其家人對自己的病情和治療始終堅持極大的自主性和批判精神,通過對其身體狀況的仔細觀察,查閱大量資料,咨詢各方面專家,最終確認腦肺無關系,肺癌屬於早期。拒絕開顱手術後,腦內腫塊逐漸消失;手術切除了肺部病變部分,術後拒絕化療。回國後,在家人的照顧下,在自己的樂觀和健康的作息下,漸漸恢復了健康。雖然當時醫生斷言他活不過三個月,但多年後的現在,他不僅活著,而且經過這件事,心態和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變,生活質量變得更高。

這本書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和他的家人從得到癌癥的消息那壹刻起,如何調整心態,如何相互溫暖,如何就醫治療,如何手術回國後調理,最終康復。

最近家裏也有癌癥患者。他們痛苦恐懼,不惜壹切代價渴望治愈,就像作者和他的家人剛收到消息時壹樣。這本書首先引起了我的極大好評,然後給了我更大的指導和安慰。相信對癌癥患者、家屬乃至普通人都有重要意義。更多的是向我們傳達壹些態度和信念:

癌癥不是絕癥,而是慢性病。

妳的人生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無論是作為患者還是作為正常人,我們都應該註意自己的身心健康。

謹防過度治療。人體的免疫系統是對抗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我們很容易低估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卻高估了藥物的能力。

傾聽妳的身體。

概念方面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得出明確結論,癌癥不是絕癥,而是慢性病。目前美國癌癥患者的平均治愈率為81%,平均生存期為11年,與其他慢性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相近,如冠心病、糖尿病等。

世界衛生組織公開宣布,三分之壹的癌癥可以預防,三分之壹可以治愈,三分之壹可以在治療後長期存活。

目前所有死亡的癌癥患者中,有三分之壹是被嚇死的,三分之壹是治愈的,真正因病死亡的只有三分之壹。

對待癌癥,不要絕望,不要急躁,不要急於求成。

萬壹得了癌癥,我們應該平平安安地活著,而不是走向死亡。

壹些研究證實,約22%死於“非癌癥原因”的患者生前患有惡性腫瘤,且未被發現。另壹項類似的研究在日內瓦醫學院進行。那裏的研究人員對280例死亡病例進行了屍檢,發現48%的人患有1-3惡性腫瘤。這些樣本的平均年齡為75歲,他們的直接死因並不是腫瘤。

醫生不能淩駕於自己之上。他們也是人。他們會因為人性的缺點和利益的糾結而犯錯,做出不是最好的事情。因此,他們應該積極參與醫生的診斷和治療。畢竟,沒有人比病人更能體會到自己身體的細微變化,也沒有人比病人和家屬更關心病人的健康。

徹底改變生活方式比求醫問藥更重要。

癌癥是妳身體以最強烈的方式發出的警告,必須要有徹底的改變。

雖然我看不到癌細胞的生長,但我能看到田裏的雜草。妳用刀砍,用火燒,用除草劑除。它消失了壹段時間,很快就會長回來。為什麽?因為它生長的環境——陽光、土壤、雨露——依然存在。我猜癌細胞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能追根溯源,改變其滋生和蔓延的原因,那麽,無論妳有多麽偉大的治療和藥物,它將不可避免地是壹個“野火不會完全消耗他們,他們在春風中再次高大”的局面。

有壹段時間,我到處找“健康飲食指南”,發現癌癥患者的食譜數不勝數,可以是壹個大的分支——包括長長的“抗癌食物清單”和更長的“絕對禁食清單”。讓我不解的是,不同的“導”往往是矛盾的。這種體驗多麽相似啊!)

所以我給自己定的飲食原則是“夠”,而不是“絕對”。所謂“夠”,就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多吃壹些有益的食物,同時在各種食物之間保持壹個平衡點,而不是完全偏向某壹種飲食。

“夠雜”:我每天吃的食物不少於25種,包括5 ~ 8種谷類,3 ~ 5種豆類,1 ~ 2種土豆,至少6種蔬菜,1 ~ 2種魚和肉(主要是魚和家禽),3 ~ 5種幹果,2 ~ 3種水果。

“夠粗”:粗糧或富含粗纖維的土豆、蔬菜、水果。

“充分素數”,但不是“絕對素數”。壹些研究表明,過度食用動物蛋白可能會加速癌細胞的生長,但這些研究並不否認適度的動物蛋白對人體仍然是必要的。所以我壹方面大大減少了肉類的攝入量,另壹方面,我的餐桌上始終保持壹定比例的肉類。重要的是,由於肉類的減少,需要增加植物蛋白的攝入來彌補動物蛋白的不足,所以要大量食用大豆和谷類。

“夠自然”

睡眠

良好的睡眠是康復路上的力量源泉。

取暖

體內維生素D的水平對腫瘤患者的生存非常重要。尤其是肺癌患者。日光浴是提高體內維生素D水平的最佳方式。

對1992 ~ 2000年收治的456例早期肺癌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與術後維生素D水平低、日照少的患者相比,術後維生素D水平高、日照多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顯著提高。在壹份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專家進壹步指出,按照“五年生存率”的分界點,維生素D攝入量高的患者“五年生存率”為72%,而攝入量低的患者僅為29%。

維生素D是壹種甾醇衍生物。通常用於調節體內鈣磷的代謝和平衡,以維持骨骼健康。近年來,歐美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還有其他奇特的功能,其中之壹就是“預防慢性代謝性疾病”。在許多專家看來,腫瘤細胞的繁殖、突變和爆發本質上是壹種“代謝性疾病”

心態調整

有壹段時間,我開始抱怨人,抱怨自己:為什麽是我?我上輩子做了什麽?上帝為什麽要這樣做?為什麽我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為什麽我沒有享受生活?我沈浸在這壹系列的“為什麽”中,感到壓抑。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意識到,這種自責和自責是非常有害的。它與恐懼、急躁並列,可以算作癌癥患者最糟糕的三種心理特征,也是我們康復路上的危險陷阱。(的確,當癌癥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發生在家人朋友身上的時候,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心態。盡快從糟糕的情緒中清醒過來,開始積極樂觀地面對,這才是積極抵抗疾病的“正道”。

三分之壹的癌癥患者被嚇得要死。所以,不管醫生給出什麽結論,我們都要積極面對。我生活的平衡不應該隨著醫生的話而動搖。

癌癥患者的麻煩不僅僅是切除腫瘤病竈這麽簡單。事實上,我們不得不面對壹些“精神”、“情感”或“心理”問題。壹項調查顯示,上海約有30%的癌癥患者同時患有抑郁癥,每年冬季前後,這壹數字會增加到50%以上。

在這個面臨死亡的特殊日子裏,最重要的是擁有壹個健康積極的精神狀態,這是癌癥患者最缺乏的。然而,在腫瘤治療領域,精神因素通常被忽視。

每個人都需要積極的生活態度,尤其是患者。過多指責醫生和醫院的缺點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如果我們是醫生或醫院院長,我們不壹定會做得更好。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壹種讓我們滿意的生活。

預測死亡的好處之壹就是我終於可以靜下心來回顧自己的人生旅程了。當我想起過去幾年的經歷時,我感到非常滿足。家和美做了自己喜歡的事,保持了自己的職業信念,還有那麽多誌同道合的夥伴和真心的朋友。不自討苦吃,不發財就有福了。如果我明天就死了,我可以說我對這個世界無怨無悔,無憂無慮。因為我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所以內心有壹種深深的感激。我感謝上帝給了我這麽多快樂,想象上帝是公平的。上帝必須平等對待每壹個人,所以在給壹個人生命的時候,給的不是時間,而是幸福。權力越大,真誠越少;錢越多,愛越少;名聲越大,隱私越少;妳周圍的奉承者越多,妳的朋友就越少。同樣,死亡遲早會來。

這些人和這些事教會了我,厄運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我們沒有理由抱怨;與此同時,我們看到身邊很多癌癥患者都在默默承受著手術或化療的痛苦,他們依然積極樂觀的活著。他們成了我們的英雄。我學會像他們壹樣用哲學的眼光看待生活,感激生活給予我們的壹切,享受我度過的每壹天,從不沈浸在對未知未來不必要的擔憂中。

對病人的家人來說

今天回想那些艱難的日子,我能感覺到,支撐我情感世界的,既不是醫生的親切話語,也不是我堅強的意誌,而是來自家人的關懷。

癌癥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是壹個充滿心理沖擊和生理痛苦的漫長過程。如果說這個過程是對癌癥患者的精神考驗,那麽對於與患者朝夕相處的家屬來說,則是壹種情感上的煎熬。這種煎熬可能會腐蝕妳的意誌,傷害妳的身體,讓妳無法承受照顧病人的重擔。所以為了妳愛的人,妳壹定要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拯救自己,解放自己。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經驗。因為只有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更好的陪伴患者走向康復之路。

過度醫療

上海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2008年年會;

目前,我國80%的癌癥晚期患者都在有意或強行接受超過疾病治療需要的“過度治療”。

全世界有1/3的癌癥患者死於不合理的治療。

因為“過度治療”的盛行,癌癥患者死亡率增加了17個百分點。

我們最自然最常見的心理狀態就是高估了醫生的力量和藥物的作用,低估了自己身體的力量。

人體免疫系統的和諧是癌細胞自然消退的主要原因。

人體的免疫功能主要依靠白細胞。白細胞有很多種,其中T細胞、B細胞、K細胞有壹種特殊的殺死自身癌細胞的能力。

正常人體內的細胞日夜代謝,每天大量新生細胞中可能有兩三個異常細胞。如果這兩三種“不良分子”不能被消滅,就可能在外因和內因的協同作用下發展成癌細胞。

對抗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T細胞在發現癌細胞的異常信息後,首先出擊,與癌細胞接觸並牢牢地粘在壹起,利用它的酶迫使癌細胞的通透性發生變化,使癌細胞中的鉀離子大量流出,同時大量註入鈉、鈣離子和水。結果,癌細胞失去了浸潤的平衡,很快死亡。b細胞可以立即合成特異性抗體——免疫球蛋白,分布在體液中。b細胞殺死癌細胞的能力非常強,可惜“壽命”不長,過幾天就會消失。同時還能產生壹種叫‘細胞毒性’的物質,也能起到破壞癌細胞的作用。

如果人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甚至破壞,使免疫系統紊亂、松弛、無力,癌細胞就會逃避免疫監視和免疫防禦。

癌癥患者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找到壹個正確的方法,讓自己的免疫系統恢復正常。就像美國癌癥研究協會的預測壹樣,惡性腫瘤的最終消滅不是靠化學物質和輻射,而是靠體內的免疫和諧。

2006年底,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宣布,每65,438+000名癌癥患者中,至少有65,438+00人無需任何治療或只需少量治療即可治愈。美國癌癥研究協會稱這種現象為“自愈”或“自然退化”

不要以為只有手術、化療、打針、吃藥才是治療方法。其實走路也是療法,吃飯也是療法,呼吸新鮮空氣也是療法。

信仰,理智,勇氣,毅力也是治療。

親戚朋友的關心也是治療。

建立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療法。

改善日常飲食的每壹個細節也是治療。

沐浴在明亮清澈的陽光下也是壹種療法。

擁有愉悅放松的精神狀態也是壹種療法。

散散步,呼吸幾口新鮮空氣也是治療。

哪怕是坐在天地間無所事事,胡思亂想,也是壹種待遇。

頭三個月最容易犯的錯誤

恐懼,以至於恐慌。

對病人隱瞞真相

讓家裏充滿悲傷和絕望。

相信醫生說的話。

過度反應:不惜壹切代價治愈。

10少犯錯原則

不要讓醫生的話控制了妳的情緒——不管是樂觀還是悲觀。

盡可能細致客觀地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有沒有新的不好的感覺?舊癥狀是加重了還是減輕了?通過醫生的臨床檢查來驗證自己的感覺是否準確,將自己的感覺與醫生的診斷進行對比。

記住每個醫生都可能犯錯,也會有失敗的案例。知道他犯錯的概率和知道他成功的概率壹樣重要。通過直接觀察和間接調查,對其醫術和醫德進行評價,確定醫生的公信力。

盡可能全面地收集與您的疾病相關的信息。

綜合所有信息,判斷哪些無關,哪些可能是錯的,哪些是對的。哪些事情應該盡早做,哪些事情應該推遲等,哪些事情根本做不了。

對那些積極作用不大但副作用很大的治療措施要特別謹慎。

對於那些沒有把握肯定有正面效果,但肯定會帶來副作用的治療措施,我們應該更加謹慎。

警惕有明顯或潛在嚴重關聯的醫生提出的治療建議。

對於特別在意妳的身份和錢包的醫生給出的治療建議,要淡定。

壹定不要盲從那些名氣很大但過於自信輕率的醫生。

好的,醫生

不要自吹自擂,不要貶低同行,不要自以為是,坦然承認自己不懂的東西。

不僅要關註儀器檢查的結果,更要關註患者。

只關心妳的病,不關心妳多大,不問妳有沒有名有沒有錢,對醫生壹視同仁。

不含糊

有理有據。即使已經下了結論,我也會特別註意不支持我結論的證據,根據新的證據迅速修正自己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