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效保證活動的質量水平,往往需要提前制定壹個優秀的活動計劃。活動計劃是內容清晰、步驟明確的書面活動計劃。接下來給大家帶來壹份幼兒園活動的組織方案。希望妳喜歡!
幼兒園活動組織方案1壹、上午活動
1,對話活動
目的:初步了解生活中的旋轉物體。
準備:孩子自帶陀螺儀、轉盤等。
過程:孩子們玩陀螺,談論如何使它轉動。
設計意圖:來秋川幼兒園之前,我和孩子們有了初步的接觸,和他們進行了簡單的交流。男生對陀螺儀情有獨鐘,尤其是我在角落裏發現了很多小陀螺儀。男生喜歡鐵板打陀螺。
2.體育遊戲:踩高蹺
設計意圖:現在是夏天,農村孩子入園比較早。為了充分利用早上的這段時間,我準備貼壹些高蹺,讓孩子們在玩耍和行走中提高平衡能力,鍛煉身體。踩高蹺時,有時孩子需要同伴的幫助才能穩住自己,讓孩子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目的:訓練兒童的平衡能力。
準備:自制高蹺孩子有壹雙手。
指導:引導孩子完成合作,提醒孩子註意控制身體平衡,註意活動安全。
第二,早鍛煉
目標:
1,培養孩子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2.促進兒童動作的協調。
準備:音樂戶外活動場地
過程:幼兒有序排隊,並能配合音樂動作做練習。
設計意圖: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上午活動動靜交替,第壹項活動相對安靜,主要是語言課。第二個活動是實用科學課程,比如數學課。兩次活動之間有10-15分鐘的課後學習。在這段時間裏,孩子們可以喝開水,上廁所,和好朋友玩遊戲。課間休息可以緩解孩子的大腦疲勞,提高孩子對小學生學習生活的適應能力。
三。教學活動二“ATM”
設計意圖:《幼兒園教育大綱(試行)》提出:“可以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讓孩子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提高孩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人民幣在生活中很常見,小孩子也很熟悉。但是,大班孩子很難加上大多數。在學習7的除法的基礎上,用人民幣引導孩子自主探索,自己操作和記錄,學習7元人民幣的兌換,從而感知多數加法的意義,幫助孩子解決購物和生活中簡單的貨幣兌換的實際問題。
活動目標:。
1,認識0元、2元、5元等不同面額的65438+人民幣。
2.用各種方式兌換7元幣。
活動準備:
1,面值1元、2元、5元的人民幣紙幣和部分1元的硬幣。
2.每組6個膠片盒分別裝1元、3元、7元硬幣;每個小組都有壹臺“自動取款機”。
3、小塑料盒。
4.每個人都有壹張記錄紙和壹支鉛筆。
活動流程:
(1)猜硬幣
1,給我看片盒,懸疑介紹給我看有秘密的片盒,壹起找秘密。
尋找隱藏的東西。(壹元硬幣)B猜猜哪些是壹元的,哪些是三元的,哪些是七元的。
2.感受硬幣的數量。
(2)從“銀行”取7元錢
1,老師:今天我們去銀行的“ATM”取7元錢。
2.介紹壹下自動取款機。
3.理解1元、2元、5元紙幣,指出面值的概念。
4.兒童回憶他們與父母的自動回避經歷。
5.介紹正確的退出方法,老師會邊演示邊在黑板上寫。
6.介紹壹下操作要求:在妳取出妳的7元錢之前,妳必須弄清楚如何取出,並且妳還必須把錢放在壹個塑料盒子裏。
7.孩子們按照桌子排隊。
8.互相歸還後交換驗證。
9.說出自己的退出方法,老師會記錄在黑板上判斷是對是錯。
10,小朋友記錄自己的第壹次取款方法,把紙幣放回去。
11.按照方法再服用壹次。要求和第壹次拍的不壹樣,第二次獨立記錄。
(3)、完成練習
1,老師:剛才小朋友都按照方法把錢拿出來了。現在,三個孩子也想拿七塊錢,卻遇到了麻煩。我們要幫助他們嗎?
2.打開小朋友的活動資料,認識三個小朋友,並說出他們的名字。
3.老師看題,引出剛才回憶和取錢的異同。
4、孩子完成,老師巡視。
第四,體育活動“踩高蹺”
設計意圖:據我所知,農村幼兒園更註重識字和算術,而忽視戶外活動,尤其是體育活動。針對這種情況,我設計了壹節體育活動課。在早上的活動中,孩子們接觸到了高蹺。所以,我加了壹些遊戲,讓活動更有趣。
目標:
1.能踩高蹺,保持身體平衡。
2.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對傳統活動中的踩高蹺感興趣。
準備
高蹺有壹雙手。有壹些小獎品。
過程
(1)遊戲:與我所做的相反。
老師簡單介紹壹下遊戲,比如我往前,妳往後;我往左,妳往右。
踩高蹺。看誰走得穩,走得快。
老師發號施令,孩子們分組玩耍。
請個別孩子做遊戲。
(2)探索,嘗試踩高蹺。
給我看看高蹺妳什麽時候見過?妳要試試嗎?
——讓孩子自由練習踩高蹺。
怎樣才能走得穩又快?要求孩子自由練習,盡量走得穩,走得快。
請給壹些走路穩的小朋友看,引導他們找出動作要領:用腳掌中心踩高蹺,雙手拉直繩子,向前看。
孩子再單獨練習,老師個別指導孩子。
(3)遊戲:我是小雜技演員。
介紹遊戲和規則:小朋友站成五列,在10米處每組前面放壹把椅子。每個孩子都需要踩高蹺到椅子上,繞著椅子走,把高蹺給下壹個孩子,繼續遊戲。如果途中跌下高蹺,應立即在跌下的地方站起來繼續。
走得穩、走得快的孩子被評選為優秀雜技演員,並發放小獎品。
(4).放松點。
孩子們可以自由地聽音樂,捏腿,在地上做放松活動。
整理高蹺。
午餐活動
流程:
1.請值班組長協助老師分發勺子。(設計意圖:目前家裏大部分孩子都是饑不擇食,服務意識很差。父母長輩總是爭著伺候孩子。所以幼兒園也缺乏熱愛勞動的氛圍。通過每周輪流當值日生,讓孩子打掃衛生,分發餐具,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品質和責任感。在值日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壹起工作,互相合作。
2.老師介紹食譜,講解食物的營養價值。(設計意圖:現在的孩子大多挑食,習慣細糧,對蔬菜之類的不感興趣。通過老師對蔬菜營養價值的介紹,引導孩子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有壹個初步的了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吃完後請漱口,自己找毛巾洗臉擦手。(設計意圖:大部分孩子都知道飯前便後要洗手,但很少有孩子甚至大人會在飯後漱口。吃東西後,食物殘渣粘在牙齒上,容易形成酸性物質,會傷害牙齒。所以,要引導孩子飯後從茶杯架上取下自己的茶杯,放上開水漱口。老師示範了正確的方法。洗完嘴後,引導孩子自己找毛巾洗臉、洗手。這個環節既能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又能提高孩子數的概念中壹壹對應的能力。
4.請小播音員用話筒播報(反過來請家長配合,讓孩子前壹天在家準備好)(設計意圖:吃飯時,有的孩子總是吃得快,有的孩子吃得慢。所以,我設計了壹個小小的播音員鏈接。壹個盒子是用電視機的大盒子做的,這樣輪到播音員的孩子手裏拿著話筒就可以播音了。內容很廣,可以是時事新聞、笑話、教育故事、科普知識等等。)
幼兒園活動組織計劃2
第壹,公園裏的接待。
熱情接待孩子,師生問好,提醒個別孩子疊衣服。
第二,上午的活動。
在上午的對話中,老師會做些什麽來引導孩子們自己的小手呢?聯系生活的現實
第三,早操
1.提醒孩子堅持鍛煉。
2.老師精力充沛,感染孩子。
第四,教育活動。
教育活動1:英語:活動3我會畫畫
活動目標:
1.了解兒歌的大意,在遊戲中感受畫畫的樂趣。
2.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結合TPR朗讀和表演兒歌。
重要和困難的活動:
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結合TPR朗讀和表演兒歌。
活動準備:
1.知識和經驗準備
熟悉句型“我可以嗎?”。
2.材料制備
視頻屏幕、兒童書籍、點讀筆、圖片。
活動流程:
壹、熱身(熱身活動)
1,老師和孩子打招呼。
2.唱壹首飛翔的歌。
3、老師放兒歌《我會畫畫》,小朋友拍手感受節奏。
二、呈現(內容呈現)
1.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壹棟大房子。畫完後,他念兒歌裏的句子:“我會畫,畫壹棟大房子”。讓孩子猜猜這是什麽意思,並在動作後朗讀“大房子”。
2.老師讓班主任畫壹只小老鼠。畫完後,引導孩子理解“妳會畫畫,畫壹只小老鼠。”讀《小老鼠》
3.貼上相關的圖片,讓孩子分別畫出相關的圖片,引導孩子理解最後兩首兒歌的含義,引導孩子跟著學。
4.孩子跟著老師壹邊讀兒歌,壹邊做動作壹起表演動作。
第三,練習(活動練習)
1,老師指了指黑板上的圖片,知道是哪張圖片。孩子們說了相應的歌詞,比如“老鼠”,所有的孩子都讀了:“妳會畫畫,畫壹只小老鼠。”
2.老師用讀書筆玩童謠,小朋友壹起表演。教師利用TPR帶領男女進行分組表演。
3、請小朋友和老師壹起表演。
第四,引以為傲的歸納(創造和鞏固)
1,老師引導孩子用之前學過的單詞替換,並展示相關圖片引導孩子說。
2.向老師和孩子們說再見。
五次課間練習
教育活動2:畫熊貓
教學目標:
1,教孩子如何用圖形畫熊貓。
2.教育孩子們保護熊貓。
3.通過繪畫活動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壹個熊貓拼圖,壹幅模型畫,紙,馬克筆和音樂帶。
教學過程:
壹、猜謎題的引入:
1,猜謎簡介:喜歡熊比熊小,喜歡貓比貓大,愛吃新鮮竹筍,住在竹林裏。
2、根據小朋友的回答畫出繪畫題目。
二、教學:
1.畫壹張演示圖,提問引導幼兒說出熊貓的身體特征:小朋友們仔細看,看看我身上藏著哪些圖形寶寶。他們在哪裏?
2.讓孩子們談論對熊貓的喜好。“妳喜歡吃什麽?妳喜歡玩什麽?”老師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在模板畫中適當加入了動感的熊貓。
3.結合教材進行德育教育:熊貓寶寶是我們的國寶,是世界珍稀動物。孩子們必須保護和熱愛它。
4.根據兒歌,老師示範畫法;(給熊貓拍照)我是大熊貓。請先畫我的頭像。它是壹個大圓圈,有半圓形的耳朵和橢圓形的眼睛。在我可愛的小臉上,我的鼻子是壹個小圓圈。它在這個位置。請不要忘記我的嘴巴,它長在我的鼻子下面,是兩條漂亮的小弧線。而我胖胖的身體應該是和腦袋連在壹起的。請幫我畫壹幅畫,畫出我的胳膊和腿。
(1)熊貓寶寶想讓小朋友給它拍照。孩子們願意嗎?請做好提醒孩子註意繪畫姿勢的準備。
(2)孩子自由畫畫,老師重復畫兒歌和巡回指導,同時指導孩子創作。
(3)提醒孩子註意畫面布局。
5,塗色:教師提出簡單的“塗色要求,孩子可以自由塗色。
6.點評:表揚鼓勵畫得好的孩子。
7.活動結束:熊貓寶寶邀請小朋友壹起跳舞,在戶外做遊戲。
戶外活動:扔沙袋
小組練習,老師示範,小朋友練習。
幼兒園活動組織計劃3
壹:早接待7: 40-7: 50。
1.熱情向孩子及其家長問好,並與個別家長進行簡短交談。
2.讓孩子拿著椅子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拿著自己喜歡的桌面玩具靜靜等待其他孩子的到來。
3.觀察個別孩子的情緒,與他們交談,了解情況,給予安慰。
4.配合保健老師做晨檢。
二:戶外運動7: 50-8: 30。
準備活動用的繩子和球。
活動流程:
1,帶領小朋友進入活動場地,準備活動。(比如跑步,模仿練習等。)
2.向孩子介紹活動:繩子和球。
3、提出活動要求:
(1),跳繩的孩子能認真練習跳2次以上,能找空曠的地方活動,避免繩子打到同伴。
(2)玩球的孩子會開動腦筋,用各種方式玩球。
(3)打羽毛球的孩子會找壹個好朋友壹起打,兩人控制壹定的距離。
(4)遵守比賽規則,愛護運動器材。
(5)活動中天熱時及時脫去衣服,衣服疊放整齊。
4、兒童團體活動:
(1),老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提醒個別孩子脫衣服。
5、活動結束,裝備完畢。
三:早操8: 30-8: 40。
1.積極快樂地參加早操。
2.精力充沛,有音樂,有口令,有節奏感的練習。
四。生活活動8: 50-9: 10
1.孩子有序進入衛生間,督促孩子註意安全,大小便後洗手。
2.孩子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喝水。
3.分發零食,給孩子講關於零食的有趣故事。
4.總結早操和戶外運動。
動詞 (verb的縮寫)集體教育活動9: 10-10: 20
有語言活動的聰明兔子
(1)會話介紹今天,老師和孩子們會去故事公園旅行嗎?在我們離開之前,讓我們欣賞壹段音樂,但是老師有要求。孩子們壹邊聽音樂,壹邊和老師壹起做動作。
(小朋友站起來,小板凳蕩起來。)老師和孩子互動。
老師:孩子們真聰明,做得很好。讓我們把它們放在長凳上。孩子們,現在我們出發了。坐穩了,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嘿,故事公園門口掛著壹個謎語。讓我們猜猜看,猜對了才能進故事公園。聽著,孩子們。
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三張嘴,愛吃蘿蔔,愛吃蔬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二),揭示主體
老師:孩子們很棒。現在我們可以進入故事天堂了。今天的故事是——乖巧的小兔子板書項目:乖巧的小兔子老師在讀項目。
(3)、新故事——聰明的兔子
1,初步感知
a、老師講故事,邊講邊戴上頭飾。
b、提問:
(1),這是誰?它叫什麽名字?它是做什麽的?
(2)突然,誰來了?
2、深入學習
老師:孩子們真的在認真聽講。孩子們喜歡看動畫片。我們看動畫片吧——聰明的兔子。
a、觀看課件
b、手動點圖對圖進行逐壹解釋
1.看,叢聰是如此快樂。他唱著快樂的歌去摘蘿蔔。妳想成為壹只快樂的兔子嗎?
(唱歌,模仿兔子的動作和表情。)
老師:哦,好大的蘿蔔啊!
圖二。突然,誰來了?狼長什麽樣?
老師:又大又紅的嘴巴和又大又尖的牙齒。多麽兇狠,多麽可怕。
(出示字卡——猙獰,老師念過)
老師:面對這樣的狼,如果妳是壹只兔子,妳會怎麽做?圖3。叢聰跑回家。狼是怎麽做到的?
把手伸進去,把凳子翻過來。模仿狼的動作。)
圖4。叢聰急中生智大叫什麽?
老師:夥計們,加油!狼來了,趕緊用刀砍,然後裝成另壹只兔子的聲音:對,我來了!
模仿兔子的聲音。)圖5。老師:小朋友,狼怎麽了?最後,誰贏了?妳說聰聰聰明嗎?
(出示字卡——聰明,老師念)圖6。狼驚慌地跑開了。小兔子是什麽心情?
老師:(模仿兔子的表情)狼以為兔子壹個人,它還是不走怎麽辦?
(4)、遊戲——撥蘿蔔
老師:孩子們學習多努力啊!讓我們玩個遊戲放松壹下。遊戲的名字叫——撥蘿蔔。遊戲規則如下:每組第壹個孩子先撥,第二個孩子不能撥,後面的孩子都不能撥。玩遊戲前先跟老師學撥蘿蔔的動作。
老師示範了拔蘿蔔的動作。
老師:現在讓我們做遊戲!
比賽開始總結:團結起來真好。經過孩子們的齊心協力,我們終於撥出了壹個大蘿蔔。孩子們真的很棒。讓我們再看壹遍卡通。
(5)鞏固故事內容。a .看課件。
b、老師:小朋友,我們來表演壹下,邊看動畫邊學表演。
(1),兔女郎唱歌拔蘿蔔。
(2)狼來了。
(3)狼打翻了凳子。
(4)聰聰想辦法。
狼跑掉了。
聰聰很開心。
(六)、結束
老師:孩子們,今天我們欣賞了聰明兔子的故事。溫順善良的兔子可以嚇跑兇猛的狼。它靠的是什麽?是的,以後孩子有危險的時候,不要慌,要想辦法做勇敢的好孩子,好嗎?好了,今天的活動到此結束。再見,孩子們!
藝術活動的小葉子
設計意圖:進入大班後,孩子的思維、創造力、動手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藝術活動中,孩子們不再滿足於只在紙上作畫的形式,而對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更感興趣。秋天到了,“秋風吹來,吹皺了秋葉的臉龐”。在這樣壹個絢麗多彩的季節,孩子們愛不釋手。本次活動以“秋葉”為主題,通過學習使用空心剪刀和平剪刀,剪出不同的葉脈。此外,在班級藝術中,有少部分孩子嘗試剪下鏤空窗花,他們可以在活動中傳遞過去的經驗。
幼兒園活動組織計劃第四章
壹、三八婦女節簡介:
1.老師拿出日歷,問今天是星期幾。(2007年3月6日)明天呢?(3月7日)後天是星期幾?(3月8日)
2.老師:妳知道3月8日是什麽日子嗎?(孩子回答)
3.老師告訴孩子們,3月8日是婦女節,也叫國際婦女節。
4.問題:婦女節是誰的節日?誰能慶祝婦女節?(兒童思考並回答)
5.老師總結:哪些人叫女人?第壹,她們是女性,第二,她們是成年人。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就叫女人。3月8日是婦女節,是老師、阿姨、奶奶、媽媽的節日。
二、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3月8日是全世界勞動婦女的節日。
2.通過給媽媽買健康禮物、送禮物的活動,激發孩子愛媽媽、關心媽媽的感情。
3、學會看商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讓孩子了解初步的衛生知識。
4.學會看價格,算價格,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和初步的理財能力。
三、活動準備:
1,每個孩子準備十塊錢給媽媽買健康禮物。
2.活動前了解並豐富相關知識。(比如:三八節的由來,怎麽看生產日期,保質期和總價等。)
四、活動流程:
(1)活動前談話:
1,說說妳媽媽,知道她媽媽很辛苦,孩子也要關心照顧她。
2.明確購物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2)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步行去三江購物。
(3)孩子小心翼翼地在超市給媽媽買健康的禮物。
(4)回到幼兒園,活動結束後談話:
1.妳給妳媽媽買了什麽?妳為什麽買這個禮物?
2.妳購物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
3.溝通買禮物的流程和心情。
4.回家給媽媽送禮物的時候,我想對媽媽說壹句感謝和祝賀的話。
(5)教師總結。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目標:
1.要知道3月8日是婦女節,是母親的節日。
2.我會尊重和關心我的母親,向我的母親表達我的愛。
幼兒園活動組織計劃第五章
活動目標:
1.嘗試長卷繪畫的合作繪畫形式,體驗合作繪畫的快樂。
2.學習輪廓畫的繪畫技巧,激發孩子的創作興趣和想象力,畫出小熊不同的形態和動作;
3.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和創造,發展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關節熊(壹套給大的例子,壹套給小孩子)有長長的畫紙卷軸和彩色筆。
活動流程:
1.引入這個故事是為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1)在演示拼圖的時候,老師講了故事的開頭:“有壹只熊,它過著幸福的生活。早上起來,貓伸了半天懶腰,【謎題:熊四肢伸展,頭微歪】然後洗臉【謎題:上肢向臉彎】出去找快樂。它走啊走...
(2)教師停頓啟發孩子繼續創造“發生了什麽?它看到了誰?上面寫著什麽?”並邀請1 ~ 2個說得好的小朋友邊說邊拼熊的動作。
2.兒童的創造性拼寫和講述。
(1)老師啟發:後來怎麽樣了?熊做了什麽?是怎麽做到的?
(2)【讓每個孩子拿出關節熊】請擺好姿勢,說壹說。
3.孩子們分組畫畫。
(1)老師鼓勵孩子們畫熊的故事。"熊的故事太有趣了,我們畫出來好嗎?"
(2)嘗試合作畫長卷。【展示畫紙長卷】“我們壹起來畫壹幅長圖,然後壹起編壹個又長又有趣的故事。”
(3)讓孩子拿起筆,分組選擇最喜歡的位置畫畫。
(4)教師巡回指導。給孩子及時適當的幫助。
(5)鼓勵先畫完的孩子編故事,適當加圖。。
4.展示並評論作品。
(1)請配合小朋友在展示墻上粘貼畫紙。
(2)自由欣賞,鼓勵孩子評論。
(3)鼓勵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