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的雞酒吃了有什麽具體的作用呢?
客家人說“客家女人坐月子”客家人坐月子非常講究,認為坐月子對身體的壹生有至關重要,月子沒做好會對日後留下很多的後遺癥,所以月子期間必須有很多講究和忌諱。月子燉雞酒客家女人坐月子以雞酒為主,事先家裏早已準備好幾大壇甜酒和十斤左右的嫩姜,每天早上首先用光雞(不用公雞)二只到四只,把雞切成快與碎姜壹起炒到六分鐘再倒入二斤左右的甜酒煮沸,然後盛入瓦壇裏中火燉至二個小時。燉出來的湯喝時沒有酒味,坐月子把湯和肉全部吃完最佳,老人要她們做到的是:“渴了喝雞酒,餓了喝雞酒”,雞酒隨吃隨有不會間斷的,間接中也吃壹些豬腳姜醋、木瓜湯、鯽魚湯等。雞肉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姜酒還有去淤血、活血的保健作用.月子草藥浴客家女人坐月子時家裏每天要煲壹大鍋草藥水,草藥壹定要沸開後稍冷卻後浴用,藥浴時間是三十五天。草藥的成份有老鷹爪、枇杷葉、桔梗、雞屎藤等等,這種草藥水聽老人說有壹定的祛風寒、祛風濕、治頭痛等功效,嬰兒的浴用的草藥我已記不清了。月子“十五桃花笑”所謂的“桃花笑”就是嬰兒出生後的十五天見人就笑,我不太理解老壹輩的客家人的意思,但那天來看望嬰兒的親戚朋友不少,家裏象過節壹樣要準備好壹大盤炒黃豆、壹大鍋雞酒,給來看望嬰兒的客人端壹碗香噴噴的放入黃豆的雞酒。月子“滿月酒”這天是客家人最喜慶的壹天,月子已滿三十天,有的在外擺酒席,也有在家擺酒,嬰兒那天早早浴身後在肚子圈上壹條小紅繩子,身穿外婆送的新衣,由奶奶或外婆抱著嬰兒,在親戚、朋友的壹片歡笑聲渡過這個滿月的日子。月子“四十五天”客家人有句話:“不過完四十五不算坐月子”,好不容易過完這四十五天的月子,母嬰就沒有過多的多講窮和忌諱,媽媽和嬰兒從這天正式開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