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也稱芽苗菜,又名豆芽菜、掐菜,是各種谷類、豆類、樹類的種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稱“活體蔬菜”。品種豐富,營養全面,是常見的蔬菜。食用的主要部分為下胚軸。常見的芽苗菜有:香椿芽苗菜、蕎麥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綠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蘿蔔芽苗菜、龍須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蠶豆芽苗菜等30多個品種。
經水浸泡發芽後,蛋白質和糖類物質雖在含量上有所下降,但可溶性氨基酸、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含量大大提高,如黃豆中不含VC,而發芽後的豆芽可產生大量的VC,生物效價和利用率大幅提高,抗氧化保健功能顯著增強。
傳統的豆芽是指黃豆芽這壹種,後來市場上逐漸開發出綠豆芽、黑豆芽,豌豆芽、蠶豆芽等新品種。雖然豆芽菜均性寒味甘,但功效不同。綠豆芽容易消化,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適合濕熱郁滯、口幹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人群食用。黃豆芽健脾養肝,其中維生素B2含量較高,春季適當吃黃豆芽有助於預防口角發炎。黑豆芽養腎,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鉀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含量比綠豆芽還高。豌豆芽護肝,富含維生素A、鈣和磷等營養成分,蠶豆芽健脾,有補鐵、鈣、鋅等功效。
黃豆芽
黃豆在發芽過程中,蛋白質利用率較黃豆要提高10%左右。另外,黃豆中含有的不能被人體吸收,又易引起腹脹的棉子糖等物質,在發芽過程中急劇下降乃至全部消失,這就避免了吃黃豆後腹脹現象的發生。黃豆在發芽過程中,由於酶的作用,更多的鈣、磷、鐵、鋅等礦物質元素被釋放出來,這又增加了黃豆中礦物質的人體利用率。
綠豆芽
綠豆芽其性涼、味甘無毒,能清署熱、調五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