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舌尖上的親情

舌尖上的親情

周三,壹個普通的日子,可同事戲稱它是我的探親日,因為這天中午我總會去我媽那兒,陪她吃吃飯,聊聊家常。

 我的母親,是壹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壹生秉承著勤儉持家的理念,踐行著勤懇敦實的工作態度,遵循著熱情大方的待人之道,所以贏得了周圍人的敬重。

 我的母親,文化水平很低,但她有壹雙靈巧的手。她能紡線織衣,能繡花納鞋,能敲鼓舞扇,能養蠶養豬,能種菜插秧,能煎炒烹飪------並且她常常用自己的巧手來幫助親朋鄉鄰,所以贏得了周圍人的誇贊。

 我的母親,壹位年近古稀的孤寡老人,獨守著壹座含辛茹苦建造的大宅,獨守著壹個凝聚著她壹生心血的家,獨守著壹張懸掛在墻上的照片。陪伴她的只是壹座空巢,鳥兒們都各自築起了自己的暖巢,養育著自己的小鳥,只偶爾飛回老巢去探望她。

 漸漸地,周三成了我們母女相約的日子,也成了我們***享美食、***增營養、***敘舊情的日子。而那天母親總會張羅著我愛吃的美味飯菜,不亦樂乎。

 跨進大門,常會有壹股濃香的糖醋味兒撲鼻而來,直鉆入咽喉,滲入津液。那肯定是我媽燒了我愛吃的糖醋排骨。我的鼻翼被誘惑了,刺激著味覺,觸動著腳神經,徑入竈間。只見竈臺上已盛放著壹碗色香味俱全的排骨,它披著醬紅色外衣,泛著油潤的光澤,裹著粘稠的糖衣,散發著濃郁的酸味兒,飄著淡淡的肉香。咕嚕嚕的胃袋抗拒不了如此美的誘惑,飛流直下三千尺了,就當只饞貓吧!瞄準那塊純瘦的肉、伸出拇指和食指壹捏,快速送入口中,酥爛,酸甜,口齒留香。忍不住第二塊,第三塊,淑女的風度蕩然無存了。

 再嘗嘗旁邊那碗美食。瞧,壹個個紅撲撲的臉蛋,壹個個油亮亮的身體,壹個個嬌嫩嫩的皮膚,壹個個松脆脆,壹個個裹著椒鹽,壹個個小蔥點綴,好像春天壹朵朵小紅花鋪灑在碧草地中。原來是蔥爆蝦!嘗壹個,脆香,酥嫩。再來第二個,第三個。

 “開飯嘍!”媽揭開鍋,壹股清香沁人心脾,帶著點淡淡藥香,那壹定是媽菜園子裏的蓬哈菜的香味。她先把白米飯和鹹肉末煮熟,再加入胡蘿蔔末、蓬哈菜、豬油等攪拌,綠油油、香噴噴、營養豐富的菜飯就可以出鍋啦。她總是用壹只大碗給我盛壹大碗,因為她知道這是我最愛吃的飯。

 “湯來啦!”壹清二白的湯,飄著點香油花。碧綠的小青菜,想必也是媽小菜園裏的碩果。幾片黃燦燦的鴨卷鮮映襯其間,相得益彰。鴨卷鮮,那可是媽的拿手菜哦。記得小時候只有過年時才能吃到的壹道美食。這可是功夫活,印象中母親首先把幾個雞蛋和鴨蛋攪拌,鴨蛋可是起決定性作用哦,有了它才會有粘性。然後在平底鍋底部放入豬油或肥肉,炸出油來,再舀幾勺蛋液到鍋裏鋪平,邊烤邊轉動鍋,待蛋液凝固變成金黃,蛋邊上微翹,這時可以翻轉過來,壹塊圓圓的薄薄的蛋餅就出鍋啦。然後再在蛋餅上鋪上壹層攪拌好的肉餡,慢慢地卷成形,再上鍋蒸熟。冷卻後切成薄片,燒湯、清蒸 、火鍋、下面等各種吃法都是又鮮又嫩。

 “這壹盒鴨卷鮮妳帶回去吃。”母女倆邊吃邊聊,其樂融融。

 其實我母親做的都是家常菜,而且蔬菜基本都是自己種的,純天然綠色。但她善思善學,能與時俱進,花樣翻新,所以在她魔術手手下都成了超級美味。辣子雞、酸菜魚頭、肉釀面筋、蛋餃、梅幹菜肉、腌篤鮮、涼拌萵苣、青菜蝦仁餛飩、蘿蔔豬油團子、小角粽、鹹鴨蛋、烤紅薯等等總讓我吃的津津有味,唇舌繚繞,肚圓嘴潤。

 其實我也嘗試著學做,問母親做菜的步驟和訣竅,可做出來的味道總感覺不如母親,總像缺了點什麽。隨著歲月的磨礪,漸漸地我明白了,那壹道道菜肴的背後都藏著母親對兒女的疼愛、關懷、用心良苦,還有兒女歸家時的喜悅。她的菜肴是用濃濃的親情做調料,殷殷的關愛做主料,再加上勤勞、善良、大方、熱情做點綴。我沒有母親的巧手,不能為母親奉上美食,但我可以奉上我的菜譜:以關心為主料,以常回家看看為調料,以開心健康為香料,以天倫之樂為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