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知青生活

知青生活

第壹集

知青生活

這兩天,在紀念知青上山下鄉50周年的時候,壹行人大談知青生活和上山下鄉趣聞。這種隨意、簡單、無拘無束的談話形式,非常活潑、接地氣,也很有可讀性。會壹篇壹篇編輯,每篇都有壹個主題,比如生活,狗,豬,羊,雞,牛...它是由幾個小故事組成的,所以我先給學生補幾篇。

第壹條狗

狗是人類的朋友,最大的特點是忠誠和守護。俗話說“好人保護山村,好狗保護鄰居。”農村為了養狗,知青也養狗。

趙新羅:

看了北京知青和義狗黃的故事,我也流淚了。我不僅為知青的友誼和黃的忠誠而流淚,而且也使我想起了我們農村知青團和我們知青養狗的故事。這是壹個真實的故事,也是幾十年來想起來都讓我心酸的事情。我們農村有兩只狗,都是從小養的。雖然他們都出生在農民家庭,但他們都在知青點長大。可以說,他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聰明,忠於主人,工作認真。也給我們枯燥的農村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關於狗和狗的故事很多,但有壹件事壹直困擾著我。那是72年的冬天,我們知青團裏的知青登上了回城就業的末班車,知青團基本都要走了。那段時間,他們忙著交口糧,轉戶口,收拾行李,請農民吃飯,低價餵了四年豬。狗好像也感覺到了什麽,天天跟在我們身邊,不吃不喝。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忽略了狗!就在我們離開知青點的前兩天,壹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早上起床後沒看到狗。通常我們起床開門,它會在門口說早上好,但是叫它也沒有反應。我在我們院子的柴堆上找到的!它已經永遠沈睡了!壹摸,身體僵硬冰涼!更讓人寒心的是,壹張狗皮裹在骨頭架子裏!我瘦到連肉都沒有!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叫醒其他同學,大家都默默地站在冬日早晨的寒風中。我在想:狗狗用這種方式和我們告別,是為了讓它的主人安心去新的工作,無憂無慮!畢竟我們和狗在壹起好幾年了。人是高級動物,但動物之間是有感情的!狗是人類的朋友!願狗狗在天上遇到比我們更好的主人!

大自由:

@趙新洛的文字真實感人。我還記得,每次回家歸隊,剛走到半山腰,就看到老虎沖下來迎接我,跳起來高興地扭著屁股,尾巴很短。

每次吃飯的時候,我把蒸好的食物放在地上,狗就躺在我旁邊,乖乖的不看食物。它知道這是主人的飯。只有打碎壹塊扔出去,它才能又快又準的接住。如果妳故意逗它,把完整的發髻放到它嘴邊,它會躲起來,把頭扭向壹邊。我們的小豬壹排排的躺在他身上曬太陽,他靜靜的躺著,好像還在自得其樂。但是別人家的豬不能進醫院追著咬。極其兇狠。我還記得它可愛的樣子。

趙新羅:

元壽說我們家狗的故事太多了!隔壁的狗和豬都不敢來我們家院子。妳記不記得老人家的豬來我們院子蹭飯,被什麽都沒拉出來,耳朵上咬了個洞。

大自由:

沒錯。還有壹個候三人才(副隊長)也咬人。[竊笑][竊笑][竊笑]

大自由:

知青沒見過。它從不咬人。太聰明了。

賈平泉:

是的,太聰明太有人性。每次出門或者和對面的三隊(旅)開會,都是老虎打頭陣,又跑又跳,聰明到可以根據聲音和腳步聲分辨出是誰,是不是咬人。

大自由:

其他家的雞也來不了,壹見就追。堅決維護自己的領域。

趙新羅:

大隊書記王寶元來的時候咬得最狠。寶元總是靠在壹根棍子上,腿轉著,沒有比這咬得更狠的了!

趙新羅:

謝謝大家的評論!感謝平泉、元壽和我分享了在農村的難忘歲月,以及狗狗給我們知青群體帶來的歡樂!平泉加了壹段簡短的敘述,讓我想起了壹件永遠不會忘記的事:我們的壹無所有曾經救過我壹次,它為我吃了很多苦。現在想來,還是有恐懼。並不是說狗很可能受傷或者殘疾。慢慢聽我說:有壹天晚飯後,我去三隊機關買東西。天很黑,看不見手指,也沒帶手電筒。就像平泉說的,我們知青。如果妳離主人很遠,妳會停下來等待。去大隊的路要翻個溝,我們這邊路好走。通往三隊的路變成了壹條羊腸小道,路邊是懸崖。我們走路更多的是靠感覺。回來的路上,走到半山腰,前面什麽都沒有走,突然叫了起來。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我來的時候壹切都很好。是狼嗎?什麽都看不清,就喊了幾聲。我們村的狗聽到喊聲,就向我跑過來。奇怪的是,它們不咬不叫,圍著什麽都沒有。我明白了:如果是狼,他們會壹起咬!我突然想到,壹定是有人在我們經過後在路上安裝了獾陷阱。這種陷阱是在山裏人家發現的。它被用來誘捕狼、鹿和其他大型動物。它就像壹個超大的捕鼠器。壹端固定在地面或樹上,稍微觸碰獵物。器官攻擊後,妳不能逃跑。而且這個夾子的彈簧很硬,夾住之後不是殘廢就是受傷。當時太黑了,我做不到。我摸黑回到隊裏找人。到了村裏,只聽見村民邱在喊人,手裏拿著壹根繩子,拎著壹個把手,喊著:狗抓到了!帶狗,吃狗肉!我氣得罵了常路壹頓,聞訊趕到的安福、中蘭等知青團幾乎都圍著常路動手了。就在那時,我看見沒有任何東西用三條腿壹瘸壹拐地上山!不知道它是怎麽從夾子裏掙脫出來的。只見它後腿的壹層皮被剝了下來,還好檢查後沒有骨折。我們組有常用藥,消毒,敷,包紮,休息了很久才痊愈。這件事我很多年都忘不了。如果那天晚上狗沒有和我壹起出去,如果狗沒有跑在前面,那就是我!狗腿比人腿細多了!夾人腿的結果肯定不壹樣!那只狗救了我!是狗替我受罪!這也是我幾十年都忘不了我們誌願者狗沒事的原因之壹。

王元壽:

沒什麽,我有壹個有趣的故事。有壹次我和大姑娘(張瑞芳飾)從公社回來,走到半山腰的時候,聽到不遠處正在幹活的村民在喊:“妳們在路上看什麽,貓啊牛啊?”哈哈哈...“我們停下來向前看,我看見壹束花還在陽光下亮著,我不知道那是什麽。但聽村民的笑聲,壹定有蹊蹺。他們倆都是近視眼。我撿起壹塊土扔過去,沒接住,又扔了壹塊在邊上。直到看到有動靜,我才敢繼續前進。哈!原來是壹條壹米多長、比棍子還粗的死蛇,在壹條狹窄的路上彎曲著。不用說,是村裏人看到我們殺人後上來嚇唬我們的。我害怕活著,但我死的時候會想到蛇湯。我搶過來了,先扔給了村民。哈哈哈,嚇得他們尖叫。麻煩夠多了。把蛇撿起來拖回去。它是壹個沈重的。突然我看見沒有東西快樂地向我們跑來。我蹲下來撫摸它,偷偷把蛇綁在它的尾根上拖回來。沒想到,它壹回頭,嗖的壹聲就不見了。我們去了房子也沒看到。我看到它回來的很晚,頭發淩亂,沒有蛇,也沒有蛇湯。看起來它也嚇到妳了,想到它我很難過。

趙新羅:

昨天看到元壽寫的壹篇文章,讓我想起了壹件往事:就在我們下鄉壹個月後,我們去關山修建龍關公路,也就是現在通往隴縣旅遊勝地關山馬場的公路。我、仲蘭、廣強和鄒偉、趙武三隊住在天成公社的農民家裏,睡在地上的青稞草鋪裏,十幾個人住壹個房間。上班得在山溝裏走好幾裏路。主要工作是炸山,拿石頭在河裏墊路基。建築工地在山口。冷風壹吹就是三九天,風吹起來帶著呼嘯聲。受寒對當時的我們來說不是問題,但有壹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關於狗的故事不是我們壹無所有,而是另壹只小狗,是鄒偉用15斤的糧票從農戶家買來的。它也很聰明,晚上和我們壹起睡在草鋪裏。諷刺的是,他晚上撒尿的時候碰到了同房間其他農民的棉鞋。早上,當農民穿上鞋子時,他們發現鞋子是濕的。當然,我們知道是狗幹的!妳穿的棉鞋裏面很暖和!還有壹件事和元壽對妳的惡作劇差不多。鄒偉抓到壹只麻雀,我們突發奇想,想把麻雀綁在狗尾巴上,看看怎麽吃。誰知,把麻雀綁在狗尾巴上,讓狗急了,又咬又咬,尾巴帶著腦袋轉了壹圈,卻很難咬下去。只見狗原地360度旋轉,越轉越快,咬的越來越快。我們壹邊看壹邊開懷大笑,我卻不知道這是給狗看的壹幕。壹個急轉彎之後,狗終於成功了!可悲的是,狗咬掉了他的尾巴尖!這壹點我壹直記得很清楚,同時也明白了壹個道理:老虎屁股不能摸,狗尾巴不能動!

附:

黃,正義的狗

有朋友發了壹個感人的帖子,轉發給大家欣賞:記得十幾年前和幾個朋友在大連吃飯,有壹個北京的朋友曾經插隊,定居在陜北的壹個小山村。當年,七八個知青住在兩個窯洞裏,撿來壹只流浪的小狗,取名黃,在窯洞邊為它築了壹個窩。從此,阿黃和知青朝夕相處,相依為命,給寂寞的山村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雖然生活艱苦,但只要知青還有壹口飯吃,黃就有壹口飯吃。黃有壹技之長。每隔兩天,他就會翻越兩座山脊,去旅部取回家裏知青寄來的信件。當時交通不便,郵遞員只把郵件送到大隊,隊長等人順路,才讓人拿回村子。有黃很方便。隊長見黃來了,就給了它壹封信,嘴裏含著信,跑上三四個小時的山路給知青。

年復壹年,有的人當兵去了,有的人上學去了,黃和他的師傅在縣城送走了壹個又壹個知青。當最後壹個知青也回城準備離開時,黃瘋狂地追著飛馳的汽車,癱倒在塵土飛揚的馬路上,直到跑不動為止。當它獨自回到山村時,依然每天守在山洞前,不讓任何人靠近,仿佛在等待主人歸來。以後,旅部經常發生怪事。郵遞員送來的信經常不見了。只要船長壹轉身,就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有時候是上級發來的文件,隊長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倒黴。幾年後,黃去世了。村民們把他拖出狗窩,發現他身下壓著幾十封信。原來,黃認定這些東西是知青的,仍然隔兩天去領壹次信。雖然隊長不再給,但只要壹不小心,他就偷偷把信拿走藏在自己的窩裏,等著知青回來。

後來隊長寫信告訴知青這件事。大家都很震驚,很內疚,派了兩個代表去山村。代表知青在窩前埋葬的地方立了壹塊石碑,上面寫著“黃,義狗”。我在北京的朋友壹邊說著,壹邊熱淚盈眶,幾乎哽咽著講完了這個故事。那壹夜,桌邊的人都默默的聽著,然後他們都喝醉了——為了那只狗,也為了他們心中難忘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