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砂仁、陽春砂、榕樹、桃木、砂仁、陽春砂、砂仁。
使用提示:內服:煎湯,5-9g,宜後服;還是進了藥丸,散了。
草豆蔻知識介紹:
草豆蔻是姜科草豆蔻的成熟種子塊。草豆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山區、疏林、山谷、河流、林緣濕地。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夏秋兩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至八至九成,去皮,取出種球曬幹。
草豆蔻成熟種團呈球形或橢圓形,邊緣3鈍,淺溝3條,直徑65438±0.5 ~ 3厘米。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中間有黃白色隔膜,分為三個室,每個室有22 ~ 90粒種子,不易分散。種子為橢圓形多面體,背部略隆起,厚端有圓巢狀種臍,腹面有縱溝。堅硬的乳白色部分。氣味芳香,刺鼻,辛辣。最好是大、飽滿、堅實、氣味濃烈的。
草豆蔻的營養分析:
種子含有揮發油,主要成分是案葉素和法呢醇。此外,還有山奈素和豆蔻素。具有祛寒濕、健脾消食的功效。
草豆蔻適合人群:
無寒濕者慎用;陰虛血虛、津液不足者禁用。
草豆蔻的膳食功效:
草豆蔻辛溫;脾胃經;芳香族分散體;
具有溫中除濕、行氣健脾的功效,
主治寒濕、腹痛、脘腹脹滿、嘔吐腹瀉、消化不良、口臭、痰多、腳氣、瘧疾、魚中毒。
草豆蔻的做法指南:
1.用於濕阻脾胃所致的腹脹,尤其適用於寒濕過度者。常與川、砂仁、陳皮同用。
2.治寒濕凝滯所致嘔吐,常與半夏、生姜同用。
3.若伴有寒濕腳氣、嘔吐,可與吳茱萸、檳榔同用。
4.寒濕困脾,脘腹冷痛,嘔吐清涎者,可與吳茱萸、高良姜同用,以增加散寒止痛之效。
5.如果氣虛導致寒凝,嘔吐拒食者,可與人參、甘草、生姜同用。
6.痰飲、胸膈不利、吐沫涎沫者,可與半夏、陳皮同用,以加強化痰止胃之效。
7.它還可以用來增加香味和風味。
烹飪用途:常見的調味品可以去除異味,增加香味。多用於制作鹵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