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介紹壹下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是誰,金陵十二釵分為幾冊

介紹壹下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是誰,金陵十二釵分為幾冊

書名,即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情僧錄》《風月寶鑒》)

也指書中十二名女子,號稱太虛幻境薄命司廚金陵十二釵: 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王熙鳳、賈迎春、賈惜春、賈元春、賈探春、秦可卿、李紈、妙玉、賈巧姐。

附圖是十二釵的漫畫造型。

金陵十二釵判詞

林黛玉 薛寶釵

判詞: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作品註釋:

"停機德"指的是出自戰國時代燕國樂羊子妻停下機子不織 布來勸勉丈夫求取功名賢淑之 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標準 的女人,稱為具有"停機德" ,這裏是贊嘆寶釵.

"詠絮才"指女子詠詩的才華, 後世稱贊能詩善文的女子為有"詠絮才"這裏喻指黛 玉應憐惜 .

"玉帶林中掛",倒過來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壹條封建官僚的腰帶,淪落到掛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視,命運悲慘的寫照.

"金簪雪裏埋",是指薛寶釵如圖裏的金簪壹般,被埋在雪裏,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寶釵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王熙鳳

凡鳥偏從末世來, 都知愛慕此生才。壹從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作品註釋:

"凡鳥從末世來"指的是鳳姐這麽壹個能幹的女強人生於末世的不幸,"凡鳥"是繁體裏的"鳳"字,也就暗指王熙鳳.從鳳字拆出來得"凡鳥"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呂安對喜的典故,點出"鳳",自然是種譏諷.畫裏的雌鳳所靠著的冰山,指的就是將融化的賈府所象征的靠山."壹從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賈鏈對鳳姐的態度變化.新婚後先"從",對她百依百順,樣樣都聽她的;"二令"解為"冷",指的是丈夫對她的漸漸冷淡與開始對她發號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後被休棄的命運."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棄後哭著回娘家的悲哀的寫照.在當時封建的社會中,被休棄是非常悲慘的。

史湘雲

富貴又何為,繈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輝, 湘江水逝楚雲飛。

作品註釋:

"富貴又何為,繈褓之間父母違"寫湘雲生於封建侯門富貴之家.所謂"阿房宮,三百裏,住不下金陵壹個史",指的就是她家.但這又能怎麽樣 湘雲在嬰兒時期"繈褓之間"父母便去世了.雖然富貴而無人關心,從小沒得過溫暖.

"展眼吊斜輝,湘江水逝楚雲飛"第三句"展眼吊斜輝"說的是轉眼之間,只有湘雲壹人獨自面對落日感傷了."湘江水逝楚雲飛"點出了"湘雲"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屬古代的楚國,故有楚雲之稱.湘江流逝,楚雲飛散,隱喻史家衰敗以及湘雲夫婦生活的短暫,用的是楚懷王夢見巫山神女與之歡會的典故。

賈元春

二十年來辨是非, 榴花開處照官闈。三春爭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夢歸。

作品註釋:

第壹句"二十年來辨是非"寫元春在宮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對人世間的榮辱甘苦有了新的認識,覺得自己實到了"那不 見得人的去處","終無意趣 ".第二句"榴花開處照宮闈 "寫元春從女史到鳳藻宮尚書,直至賢德貴妃,榮耀壹時,像石榴花盛開時壹般火紅.在外人看來,作為壹個封建社會的女子應該滿足了,但元春的結論卻是懂得了"辨是非",認識到了宮廷內部的種種黑暗和腐敗,對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態度。

第三句"三春爭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個妹妹迎春,探春,惜春.""爭及初春景"的"初春"寓指元春,這句意思是說迎春,探春,惜 春比不上元春的榮華富貴。

最後壹句"虎兔相逢大夢歸""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開始,所以說"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宮作妃的必然結局.作者在這裏把批判的鋒芒直接指向了壹般人都認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皇權!

註:有些版本為“虎兕相逢大夢歸”,虎、兕都是傳說中的猛獸。

賈迎春

子系中山狼, 得誌便猖狂。金閨花柳質, 壹載赴黃粱。

作品註釋: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孫"的繁體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孫紹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傳》的典故,喻兇狠殘暴而又忘恩負義的人.這裏是比喻迎春丈夫孫紹祖的險惡狠毒。

"得誌便猖狂"寫得意後便為非作歹,橫行霸道.孫紹祖在家境困難時曾經拜倒在賈門府下,乞求幫助.後來,孫紹祖在京襲了官職,又"在兵部候缺題升",壹躍成為"暴發戶".賈家衰敗後,孫紹祖向它逼債,任意踐踏迎春。

賈探春

才自清明誌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裏東風壹夢遙!

作品註釋:

探春是賈府的三小姐,賈政之妾趙姨娘之女."才自精明誌 自高".指的是她的誌向高遠,精明能幹,清醒精敏,不被 富貴蒙昏了頭."生於末世運偏消"寫她生於封建社會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 才","誌"不能得到充分發 揮的可惜.

"清明涕泣江邊望,千裏東風壹夢遙"暗示探春將遠嫁邊疆,如斷了線的風箏般壹去不返,出嫁時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點出她將在清明時分遠嫁他鄉,如在綜觀畫裏的女子壹樣在船上對著江邊"掩面泣涕",揮別父母家人,往後只能在睡夢中與家人團聚.

賈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作品註釋:

判詞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長"中"三春景不長"是雙關語.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實際上指惜春的三個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這"三春"的遭際悲苦.第二句"緇衣頓改昔年妝",緇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裝.這兩句是說惜春從她三個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好景不長,決心擺脫世俗,遁入空門.第三,四句"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具體指出賈府小姐惜春最後出家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過著"緇衣乞食"的生活.

這首判詞寫惜春由三個姐姐的不幸遭遇預感到,自己將來也不會有好結果,決定出家為尼.但這條逃避現實的道路淒涼孤獨,仍然是行不通的.詩裏流露的同情與惋惜,明顯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深, 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 造釁開端實在寧。

作品註釋:

判詞中第壹句"情天情海幻情深"之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廣."幻"是虛幻,荒誕.這句是揭露賈蓉之父賈珍和兒媳婦秦可卿之間不正當的男女關系.

最後兩句"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指出,莫說不肖子弟都來自榮國府,開頭造成禍患的實在是寧國府的人.可卿也是被賈珍迫奸淫而自盡.

李紈

桃李春風結子完, 到頭誰似壹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與他人作笑談。

作品註釋:

首句寫到"桃李春風結子完."這裏"李","完"暗示出李紈的名字.李紈的青春就像春風中的桃李花壹樣,壹到結了果實,也就衰謝了.第二句"到頭誰似壹盆蘭"與畫面壹樣同指賈蘭.這句說在賈府的末代子孫中,誰也比不上賈蘭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寫李紈年輕喪夫尊禮守節,撫孤成立,這種品德在封建統治者看來是像冰水壹樣得潔凈美好."空相妒",指雖然賈蘭中了舉,李紈也博得了"貞節"的美名,但這無法挽回賈府的衰敗,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罷了.第四句"枉與他人作笑談"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給別人當作笑料來談論李紈壹生奉行"三從四德",是壹個封建社會賢女節婦的典型.李紈最終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為封建禮教的殉葬俑.

妙玉

欲潔何曾潔 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作品註釋:

此為妙玉的判詞.<<世難容>>中有“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跟據原文線索及脂硯齋批語,此處王孫公子指陳也俊。但“終陷淖泥中”與他無關。據專家推測,妙玉為救寶玉,風塵仆仆趕到瓜洲(<<世難容>>中“風塵骯臟”亦是此意),最終卻落入有權有勢的老色鬼手中,因此說“欲潔何曾潔 雲空未必空”、“終陷淖泥中”。

賈巧姐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村婦,巧得遇恩人。

作品註釋:

第壹句"勢敗休雲貴"意思是說,權勢已經衰敗,就不要提什麽過去的富貴了.第二句"家亡莫論親"是說,家業已經雕零,就不要再談論什麽骨肉至親了.

第三句"偶因濟村婦"是指巧姐的母親王熙鳳曾"接濟"過劉姥姥.第四句"巧得遇恩人"的"巧"是語意雙關,明指湊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劉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諧音"忘仁"拐賣,幸為劉姥姥帶走,才逃出虎口. 跟據原文“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中,巧姐與板兒換柚子與佛手壹幕,作者詳寫這壹片段,極有可能是暗示巧姐與板兒的婚姻。

這首判詞揭露了封建統治者內部人與人之間的偽善關系.得勢富貴的時候,攀宗論親;勢敗沒落的時候,欺詐拐騙,骨肉相殘;完全是赤裸裸的權勢與金錢的交易.巧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她來到鄉村,長在農家,成了村姑.比較而言,要比她姑母們幸運得多.

總結:

金陵十二釵判詞正冊是對紅樓夢中身在官宦之家的薄命女子的描述.

各首判詞中用隱晦的詩境提前暗示了她們的命運——在封建禮教的束縛和摧殘下必然"紅顏未衰身先死",照應了紅樓夢"千紅壹窟(哭),萬艷齊杯(悲)"的主題.也反應了中國千年以來女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