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孫子上三年級了。昨天早上,我上課遲到三秒,被來訪的校長抓住了。校長命令小孫子的班主任嚴肅處理:不徇私,不心軟,最低罰十分鐘。按照校長的要求,他的老師讓他的小孫子在教室裏站了十分鐘,才回到座位上正常上課。這是殺雞儆猴,給老師壹個下馬威。用來表現校長的威信,不妥協的態度,壹石三鳥的權力張力。
這件事,老師通過微信私聊告訴了小孫子的媽媽。
第二天早上,爺爺去街上買早餐。回來的路上,爺爺還在想,回到家要督促小孫子快點起床洗手,不要再遲到,再受罰。回到家,爺爺驚訝地發現,小孫子已經坐在飯桌前了。
原來小孫子已經從內心完全接受了昨天的懲罰的教訓。今天早上,在沒有被催促的情況下,他早早起床,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漱,坐著等晚飯,初步樹立了早起不趕晚的意識。
他媽媽昨晚回來,陪他熬到十點,幫他做完昨天的作業,當晚就走了。因為到了年底,公司有很多事情需要及時處理。我別無選擇,只能加班。
臨走前,他反復叮囑兒子要聽爺爺的話,以後再也不要磨蹭,再也不要遲到。
今天的早餐特別順利,壹切有條不紊,以較快的速度順利完成。那正是我說的:早三燈晚三慌。小孫子這次被罰了十分鐘,心理成長非常明顯。
當他們的車離開小區大門的時候,是七點二十分,比平時早了十分鐘。
慢慢把車停在校門外,停在街對面的停車場。打開車門,稱書包,下車,按遙控器,壹氣呵成鎖車。
校門已經打開,人流湧動。
站在路邊,看著來來往往的車,送學生的電動車,行人。小心從斑馬線過馬路。小孫子戴上口罩,壹把抓住爺爺拿著的書包。轉眼間,穿著和他壹樣顏色校服的他融入了人群。
爺爺開車回家。他很高興今天送小孫子上學這麽順利,永遠不會遲到。
上午十壹點半,爺爺開車送小孫子放學回家。發現小孫子不高興了,表情明顯和平時不壹樣。他坐在臥室的桌子旁發呆。“不會又被罰了吧?”爺爺問。
“是的。罰站。”小孫子回答。
“妳又遲到了?”爺爺滿腹疑惑。
“沒有,我提前五分鐘到教室,又被我們校長看到了。所以,站十分鐘!”小孫子壹臉疑惑,不知道該怎麽辦!
“妳是被處罰的人嗎?”
“不,有六個學生。”
這時爺爺進臥室安慰他說:“沒事!我以後會控制進校門的時間,讓妳按小時進教室,既不提前也不提前好了以後就不罰了。”爺爺去了外屋。“來,我們吃飯吧!”
他爺爺心裏也很疑惑:晚站早站?我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