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如何合理科學搭配飲食

如何合理科學搭配飲食

平衡膳食與科學搭配

1、何謂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又稱合理膳食或稱健康膳食。是指全面達到膳食營養素攝入量標準的膳食;其次,攝入者從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在生理上能建立起壹種平衡關系:即三大產熱營養素之間的比例要平衡;能量代謝與其關系密切的維生素之間的比例要平衡;蛋白質中必須氨基酸之間比例要平衡;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與飽和脂肪酸三者之間的比例要平衡;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與不可消化的膳食纖維素之間比例要平衡;鈣與磷之間的比例要平衡;呈酸性食物與呈堿性食物之間的比例要平衡;動物性食品與植物性食品之間的比例要平衡等。這種能使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達到平衡的膳食,就稱為平衡膳食。只有人們食用了這種膳食,才有利於兒童正常生長發育、成人體質強壯、老人健康長壽。

2、膳食科學搭配的原則

膳食的科學搭配(也稱編制食譜)就是要把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理念體現在所搭配的膳食之中。科學搭配應考慮兩個原則,能量代謝平衡的原則和物質代謝平衡的原則。

首先說壹說能量代謝平衡的原則,要按照使用該食譜者的年齡、性別、勞動(工作)強度,來確定使用該食譜者壹日總能量的攝入,即找出熱能攝入量標準,根據總能量,對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進行合理分配,壹般人群其三大營養素熱能的分配是蛋白質占11%-14%,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60%-70%,再根據該人的壹日總能量的攝入,計算出壹天需要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多少重量。

其次,談壹下物質代謝平衡原則,同樣要根據使用食譜者的年齡、性別、勞動(工作)強度,確定其壹日有關的其他營養素的攝入,即找出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入量標準,然後確定從什麽食物中攝取這些營養素,這些就是膳食的科學搭配。

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八條原則

中國居民合理飲食的具體要求,中國營養學會將其概括為如下八條原則:

⑴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⑵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⑶常吃奶類、豆類或其制品;

⑷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⑸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⑹吃清淡少鹽的膳食;

⑺飲酒應限量;

⑻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4、平衡膳食寶塔

為了讓合理營養,平衡膳食能讓廣大百姓理解,能讓文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實物化、圖形化,世界各國相繼提出自己的“食物金字塔”。中國營養學會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寶塔的形式將食物按照不同的種類、地位和重量排列,成為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作為人們每人每日選購食物的依據。見圖

平衡膳食寶塔,***分五層,位於寶塔底層的為谷類300-500g(6兩-1斤),是機體最理想而又經濟的熱能來源。中國人每日正常所需的熱能為9204.8-16736KJ(2200-4000Kcal),其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以70%為宜。

第二層是水果蔬菜類,其中蔬菜400-500g(8兩-1斤),水果類100-200g(2-4兩),主要為人體提供膳食纖維素和維生素A、D、C、胡蘿蔔素。蔬果類食物,也是提供鈣、鉀、鎂、鈉、鋼等無機鹽的重要來源。

第三層是畜、禽、肉類、蛋類、魚蝦類等動物性食品,其中畜、禽、肉類50-100g(1-2兩)、魚蝦類50g(1兩)、蛋類25-50g(0.5-1兩),是人體優質蛋白質的來源,肉類還可提供多種維生素,特別是肝臟為多種維生素極為豐富的來源。但畜禽內臟中的膽固醇含量較高,食用時應加以限量。雞蛋也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其蛋白質的轉化率僅次於牛奶,蛋黃中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B1、B2及鐵、磷、鈣等無機鹽。

第四層是奶類及奶制品、豆類及豆制品,其中奶類及奶制品100g(2兩),豆類及豆制品50g(1兩)。奶類所含營養素成分齊全,組成比例適宜,最宜為人體吸收。為人體維生素A、D、B2及鈣、磷等主要來源,奶類的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質。豆類蛋白質也屬優質蛋白質,且賴氨酸豐富,與奶類同為谷類食物良好的天然互補食品。

第五層寶塔頂部為油脂類25g(0.5兩),中國成年人通過平衡食物每天攝入約50g的脂肪就能基本滿足需要,扣除從畜禽肉、奶制品等食品中所攝入的脂肪,攝入純油脂類只需25g左右。

本文主要介紹了合理營養,營養素的分類及其生理功能,各種營養素的食物來源;還介紹了平衡膳食及膳食的科學搭配,中國居民的膳食指南的八條原則及平衡膳食寶塔,供大家參考。

通俗點說壹下:

那就是早餐:吃得要象皇上,也就是主要以營養為主;

中餐:吃得要想平民,也就是以吃飽為主,不需要很好。

晚餐:吃得要想乞丐,顧名思義乞丐吃得那就太差拉,甚至可以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