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石灰;熟石灰
分子式:氫氧化鋁
用途:用於漂白粉、硬水軟化劑、自來水消毒澄清劑和建築行業。
常見遺傳病
1.高血壓
遺傳風險:★★★★★
科學家已經成功培育出壹種“遺傳性自發性高血壓”小鼠。這種老鼠會把高血壓的基因壹代壹代傳下去,它們的後代有100%會患上高血壓,這是高血壓和遺傳關系密切的最典型的例子。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高血壓是壹種多基因遺傳病。通過對高血壓患者的家庭調查發現,其子女將來患高血壓的概率高達45%;如果父母壹方患有高血壓,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為28%;孩子血壓正常的概率只有3%。
防控原則
1.保持監測血壓,正常情況下壹年至少1次。
2.限鹽補鉀。逐步控制每天鹽的攝入量為5克,多吃富含鉀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核桃、蓮子、香菜、莧菜、菠菜等。).
3.防止超重和肥胖。
4.戒煙限酒。
2.糖尿病
遺傳風險:★★★★★
糖尿病具有明顯的遺傳易感性(尤其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二型糖尿病)。家族研究發現,家族史陽性的人糖尿病患病率明顯高於家族史陰性的人。父母患有糖尿病的孩子患糖尿病的幾率是普通人的15 ~ 20倍。
防控原則
糖尿病的“外因”是熱量攝入過多、活動減少、肥胖、吸煙、心理壓力過大。反過來,避免以上因素可以預防糖尿病。在飲食方面,要做到糧、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註意攝入與消耗的平衡。總是測量妳的體重。如果體重增加,肯定會攝入過多的熱量。這個時候妳要檢討自己的飲食,增加運動。
3.血脂異常
遺傳風險:★★★
血脂代謝異常的原因很多,遺傳因素是其中之壹。隨著醫學的發展,發現相當壹部分血脂異常患者存在壹種或多種遺傳缺陷。遺傳缺陷導致的血脂異常具有家族聚集性和明顯的遺傳傾向,臨床上俗稱家族性血脂異常。
防控原則
最重要的是強調“張開腿,閉上嘴”。壹方面要適當限制飲食,但食物種類要盡量豐富,選擇低脂食物(植物油、酸奶),增加維生素和纖維素(水果、蔬菜、面包、谷類),控制體重。同時加強運動,讓熱量消耗掉,以免體內脂肪堆積。
4.乳腺癌
遺傳風險:★★★
乳腺癌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流行病學調查表明,5% ~ 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果近親患乳腺癌,患病風險增加1.5 ~ 3倍;如果兩個近親都得了乳腺癌,患病率會增加7倍。發病年齡越小,親人患乳腺癌的風險越大。
防控原則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要特別註意自我檢查,以發現乳腺癌的線索,及早治療。乳房腫塊是乳腺癌最常見的征象,不同於乳腺增生性腫塊,常呈單發,形態不規則,質地堅硬,活動度差,多為無痛性,與月經周期無明顯關系。另外,如果發現乳頭濕疹、流膿、皺縮,也要引起重視,到醫院做進壹步檢查。
5.胃癌
遺傳風險:★★★
胃癌患者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調查發現,胃癌患者的壹級親屬(即父母、兄弟姐妹)患胃癌的風險平均比壹般人群高3倍。著名的拿破侖家族,比如他的祖父、父親和三個姐妹都死於胃癌,全家七口人,包括他自己,都患有胃癌。
防控原則
胃癌的危險因素包括缺乏體育鍛煉、精神抑郁、吸煙、偏愛煙熏食物、偏愛重鹽飲食、肉類攝入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潰瘍。喜食的菌類和新鮮水果是胃癌的保護因素。值得註意的是,胃癌的家族聚集現象可能與幽門螺桿菌的共感染有關。有胃癌家族史的要去醫院監測是否有這種細菌感染,如果有,要及時治療。
6.結直腸癌
遺傳風險:★★★
家族遺傳導致的大腸癌占大腸癌患者總數的10% ~ 15%。親屬中有大腸癌患者的人患此病的幾率是普通人的3-4倍。如果家族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近親(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大腸癌,則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
防控原則
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要多吃新鮮食物,少吃鹹熏食物,少吃發黴食物,少喝酒,戒煙。如果出現以下癥狀,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①排便習慣改變,排便次數增多,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②大便帶膿血或粘液便。③大便變稀變形,排便費力。④有排便感,但沒有排便。
7.肺癌
遺傳風險:★★
國外研究機構對超過102000名日本中老年人進行了長達13年的跟蹤調查。其中出現肺癌791例。研究人員比較了肺癌患者和非肺癌患者,發現前者患病的可能性是後者的兩倍。肺癌的遺傳性在女性身上尤為明顯。
防控原則
肺癌的發生與吸煙密切相關,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壹定要遠離煙草和被動吸煙。如果出現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等癥狀,尤其是上述高危人群,應盡早就醫。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規範治療,肺癌治愈率可達70%。
8 .哮喘
遺傳風險:★★★★★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哮喘的遺傳因素大於環境因素。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概率可高達60%;如果父母壹方患有哮喘,孩子患哮喘的概率為20%;如果父母雙方都沒有哮喘,孩子患哮喘的概率只有6%左右。此外,如果家庭成員及其親屬患有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或食物藥物過敏等過敏性疾病,也會增加後代患哮喘的可能性。
防控原則
成人哮喘多發生在兒童期,兒童期早期治療是降低成年期發病率的關鍵。有哮喘家族史的人應避免各種引起哮喘的環境因素,如吸入各種過敏物質(過敏原)、呼吸道病毒和細菌感染、吸煙和空氣汙染等,這些因素對哮喘的發作和加重起著觸發和推波助瀾的作用。平時要做好客廳、生活工作環境的清潔工作,戒煙,及時積極防治呼吸道感染。
9.抑郁
遺傳風險:★★★★★
許多研究發現,抑郁癥的發生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抑郁癥患者親屬患抑郁癥的概率遠高於普通人,約為10 ~ 30倍,且血緣關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據國外報道,抑郁癥患者親屬中患抑郁癥的概率為:壹級親屬(父母、同胞、子女)為14%,二級親屬(叔叔、阿姨、舅舅、爺爺奶奶或孫子、外甥)為4.8%,三級親屬(堂兄妹)為3.6%。
防控原則
抑郁癥的防治應重在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如果妳經常感到抑郁,體重明顯下降,失眠或睡眠過多,坐立不安,註意力不集中,有自殺念頭等。,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10.老年性癡呆
遺傳風險:★★★
經過長期研究,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是壹種多基因遺傳病。研究發現,父母或兄弟中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性是沒有家族史的患者的四倍。
防控原則
如果有阿爾茨海默病家族史,50歲以後應該做個檢查,看看有沒有智力障礙,以便采取壹些措施及時治療。
除遺傳因素外,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易患阿爾茨海默病,而受過正規教育的人比未受教育的人發病年齡推遲7 ~ 10年。此外,長期抑郁、獨處、文化程度和語言水平低、喪偶不再婚、不參加社會活動、身心活動不足等也容易引起阿爾茨海默病。
上述遺傳病的發病率加起來約為30%,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所以不能再壹概而論說遺傳病只是壹種罕見病。防止遺傳病兒童的出生,是提高我國人口素質的重要優生手段。
大多數遺傳病都無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