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雪時節,老南京有個不守規矩的習俗。家家戶戶忙著腌制蔬菜,“小雪腌制蔬菜,大雪腌制肉類”的說法被接受了。以前生活不富裕,天寒地凍的時候,鹹菜和芥菜籽是人們飯桌上的主菜。
要腌制壹個冬天的鹹菜,量壹般都挺大的。有的人吃的很多(吃的人),兩毛錢壹斤買兩三百斤的高大上的白菜。家裏人拿著繩子,綁好用扁擔扛回家,還有人用滑板車拉回來推回家。
腌菜其實很有講究。大的蔬菜要先攤開晾幹。地上,屋檐上,掛竹竿晾衣服,小院子裏壹排排綠白都成了壹道風景。有的人沒地方曬太陽,就把它們豎著放在自家窗臺上。頭肥莖長的大青菜像小菩薩。
大青菜在太陽下曬軟了,搖搖欲墜,就開始用水洗。大人小孩壹起動手,大鍋小鍋壹起端上來。說也奇怪,剛才大青菜還軟軟的,洗了泡了水就這麽硬了。
將洗好的蔬菜整齊碼放在長板凳上,瀝幹水分。等水停了,放進事先準備好的大桶裏,放壹層菜,撒壹把大籽鹽,壹層壹層堆起來。最後壓上壹些大磚(石),蓋上。沒幾天壇子裏就看到了腌制蔬菜的鹵水,壹個星期後就能聞到洗鼻子的蔬菜味。
現在生活好了,泡菜的人少了。各家用來腌制蔬菜的壇壇罐罐早已被現代家居必需品所取代。現在想吃鹹菜的人,會直接去市場買些現成的排骨湯,或者買壹把雪裏蕻炒豬肉,胃口壹下子就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