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來源
黃粉蟲:原產北美,50年代從蘇聯帶回中國。
麥地那龍線蟲:原產於南非和中非,但近年來從東南亞國家傳入。
2.幼蟲有不同的形狀。
黃粉蟲:
身體細長,呈圓柱形。成熟幼蟲體長(24 ~ 29) mm,初孵幼蟲乳白色,後變為黃褐色。每個節的前後緣為淡褐色,節間和腹面為黃白色。每個幼蟲的長度和頭殼寬度相對穩定,這是幼蟲年齡分類的主要依據。
大麥蟲:
幼蟲壹般長40 ~ 60mm,寬5 ~ 6mm,單條蟲重1.3 ~ 1.5g,呈圓柱形。其體壁堅硬,黃褐色,有光澤,有13節,各節連接處有黃褐色環紋,腹面黃色。在幼蟲的生長過程中,體表顏色最初是白色的。第壹次蛻皮後變為黃褐色,以後每4 ~ 6天蛻皮1次,幼蟲期蛻皮6 ~ 10次。生長期為60天。幼蟲從開始蛻皮,蛻皮前的活動開始減少。剛蛻皮的幼蟲乳白色,非常脆弱。最脆弱的。
3.成年人有不同的形狀。
黃粉蟲:
成蟲壹般扁平,長方形,體長(13.02 0.91)mm+0) mm,體長(4.11.33) mm,剛羽化的成蟲鞘翅為米黃色,胸部背板為褐色。3小時後,鞘翅會變成紅棕色,3 ~。
大麥蟲:
剛蛻殼的為乳白色,頭部呈橙色,殼較薄。1 ~ 2天後背部變成深褐色,腹部變成褐色。整個外殼呈橢圓形,長約25 ~ 30mm,寬約8mm。
黃粉蟲:
大麥蟲:
3.不同的營養價值
黃粉蟲:
幹燥的黃粉蟲含有30%的脂肪,50%以上的蛋白質,磷、鉀、鐵、鈉、鋁等常量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由於幹燥的黃粉蟲幼蟲含蛋白質40%左右,蛹含蛋白質57%,成蟲含蛋白質高達60%,被稱為“蛋白質飼料寶庫”。
麥蟲:其營養價值遠遠超過幼蟲蟋蟀和黃粉蟲,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百度百科-黃粉蟲
百度百科-麥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