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止痛藥要小心。
近日,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安全警告稱,包括芬必得在內的21種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可導致胃腸道出血和心血管疾病。上海藥品不良反應中心副主任杜指出,發出警告並不意味著止痛藥不能再用。但市民還是要合理使用止痛藥,改變感覺有點痛就吃止痛藥的習慣。
非甾體抗炎藥具有抗炎鎮痛作用,廣泛用於治療風濕性疾病、炎癥性疾病、疼痛、軟組織疾病和運動損傷,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和腫瘤。據統計,全球每天約有3000萬人使用NSAIDs。在中國,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的銷量僅次於抗感染藥。相關統計顯示,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的人群中,有20%-25%的人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非甾體抗炎藥占所有藥物不良反應報告的25%。
疼痛是壹種病理癥狀,醫生根據癥狀進行診斷。如果病人服用止痛藥來抑制疼痛,醫生就無法檢查出病因。所以,如果疼痛持續5天,就要去醫院檢查。不規律服藥的人,應該去醫院檢查壹下,是神經性疼痛,還是心理性疼痛,還是生理性疼痛。
長期反復使用同壹種鎮痛藥物會產生耐藥性,不能通過加大劑量來達到鎮痛效果,而應及時改用其他鎮痛藥物。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藥物的劑量要從小到大,直到疼痛緩解。患者在使用止痛藥時要註意循序漸進的用藥。
壹般先用非阿片類藥物。如果所用藥物的劑量和用法達不到鎮痛效果,可加用弱阿片類藥物,如果兩藥合用後疼痛仍不能緩解,可加用強阿片類藥物。對於中、重度疼痛,可以使用兩種以上的鎮痛藥物,減少用藥量和並發癥,增強鎮痛效果。
止痛藥會產生依賴性嗎?杜認為這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發生的。需要長期用藥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止痛藥除了非甾體抗炎藥,還有中樞性止痛藥和麻醉性止痛藥。以曲馬多為代表的中樞鎮痛藥,鎮痛作用較弱,是嗎啡的十分之壹。主要用於各種中度急性疼痛和術後疼痛。麻醉性止痛藥以嗎啡、杜冷丁等阿片類藥物為代表,鎮痛作用較強,但反復使用後會成癮,不能隨便使用。
非甾體抗炎藥的不良反應
●胃腸道損害水楊酸鈉、吲哚美辛、阿司匹林、保泰松、甲硝唑、吡羅昔康等。在非甾體抗炎藥可引起消化不良,粘膜糜爛,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嚴重時甚至穿孔。
註意:不能耐受非甾體抗炎藥或大劑量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年老、有消化道出血和潰瘍史、或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和抗凝劑的人,都是胃腸道損害的危險因素。
●腎損害布洛芬和萘普生可引起腎病綜合征,酮洛芬可引起膜性腎病,吲哚美辛可引起腎衰竭和水腫。
註意:長期使用大劑量NSAIDs或復方NSAIDs可能導致心、腎、肝等並發癥,利尿劑使用者。
●肝損傷大多數非甾體抗炎藥可引起肝損傷,長期大劑量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可引起嚴重的肝損傷,尤其是肝壞死;大劑量保泰松可引起肝損傷、黃疸和肝炎;在有特異反應的患者中使用水楊酸會導致肝損傷。
●心血管損害最新研究數據顯示,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可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註意:長期服用此類藥物的患者應註意監測心血管疾病,如出現心悸、心絞痛、短暫性腦缺血等癥狀,應及時采取措施。
2.如何選擇鎮痛藥物
關節痛英國利茲大學肌肉骨骼科學教授菲利普·科恩(Philip Cohen)表示,中年以後的關節痛往往是由骨關節炎引起的。什麽時候吃藥比吃什麽藥更重要。疼痛發作前最好吃藥。科恩教授建議午餐時服用壹次撲熱息痛,晚餐時服用壹次,睡前服用壹次。
腰痛
英國著名脊柱外科醫生馬丁·科內特(Martin Cornett)表示,緩解長期背痛的良藥是緩釋布洛芬。研究表明,每天8片撲熱息痛可以為緩解背痛提供基本保證,但布洛芬起效更快,緩釋片起效時間更長。它們被胃腸道緩慢吸收,不會刺激胃。
偏頭痛
血管擴張和大腦活動異常會誘發偏頭痛。研究表明,舒馬普坦可以收縮血管,有效抑制引起疼痛的神經活動。治療偏頭痛時,初始劑量應稍大。因為偏頭痛降低了胃腸道的消化能力,也影響了藥物的吸收。
鼻竇疼痛
耳鼻喉科專家安德魯·麥庫姆(Andrew mccomb)表示,鼻竇發生細菌感染,鼻腔腫脹壓迫神經會引起疼痛。雖然布洛芬或撲熱息痛具有鎮痛和抗炎作用,但最好聯合使用鼻噴霧劑或減充血劑。需要註意的是,解充血藥連續使用不應超過2周,以免損傷鼻粘膜。
頭痛
常見的緊張性頭痛通常可以通過服用止痛藥來解決。國王大學醫學院頭痛部主任安德魯·道森說,訣竅是使用崩解片。崩解片吸收快,可提前5-10分鐘發揮鎮痛作用。但是,服用止痛藥往往會使身體容易產生依賴性,頭痛越來越頻繁。
宿醉
皇家學會的藥劑師Sourdin Sid Dagani說,宿醉實際上是壹種類似抑郁的狀態,是由大量飲酒導致大腦中化學信號的紊亂引起的。因為宿醉傷胃,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會誘發嘔吐Dagani醫生推薦速效泡騰片或撲熱息痛崩解片。另外,睡前喝點水,吃個蘋果,可以很好的緩解宿醉癥狀。
痛經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的彼得·歐文·辛普金斯(Peter Owen Simpkins)表示,痛經是由前列腺素過量引起的。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如布洛芬)有效,該藥的作用機制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阿司匹林和撲熱息痛壹般有效。此外,雙氯芬酸、萘普生等藥物對治療痙攣性疼痛和絞痛也有明顯效果。辛普金斯提醒女性,最好在月經來臨前服藥,第壹時間限制前列腺素的分泌。
關節痛
英國利茲大學肌肉骨骼科學教授菲利普·科恩(Philip Cohen)表示,中年後的關節疼痛往往是由骨關節炎引起的。什麽時候吃藥比吃什麽藥更重要。疼痛發作前最好吃藥。科恩教授建議午餐時服用壹次撲熱息痛,晚餐時服用壹次,睡前服用壹次。
鼻竇疼痛
耳鼻喉科專家安德魯·麥庫姆(Andrew mccomb)表示,鼻竇發生細菌感染,鼻腔腫脹壓迫神經會引起疼痛。雖然布洛芬或撲熱息痛具有鎮痛和抗炎作用,但最好聯合使用鼻噴霧劑或減充血劑。需要註意的是,解充血藥連續使用不應超過2周,以免損傷鼻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