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星魚丸
福建名菜湯,潔白如玉球,煮熟後散落在湯中,宛如空中繁星,故名“七星魚丸”。將鱔魚等食材剁成極細粉,加入紅薯粉(澱粉)攪拌均勻,再裹上豬瘦肉或蝦肉。煮熟後的魚丸色澤白亮,清爽不油膩,久煮不變質。
七星魚丸是福建著名的湯菜之壹。它是以魚、瘦肉、蝦米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核桃那麽大的白色魚丸,漂浮在熱氣騰騰的湯面上,像天上的星星。所以海外華人稱之為“七星魚丸”。福州的“七星魚丸”以色白、彈而不膩、餡香而松、味甜而滑而久負盛名。細節
2.扁平肉燕子
扁肉燕是福州的傳統小吃之壹,有平安吉祥的比喻,所以是當地節日和婚宴的必備菜肴。根據個人喜好,餡料不同,方法簡單,蒸、煮都合適,家家戶戶都會做。
平板肉燕是將五花肉剁成糊狀,加入蝦米、味精、香菇、蔥、老酒做餡。將肉幹燕子皮切成2寸見方的塊,放入餡料(約1,2元),將燕子皮兩側收攏捏至中間,放入蒸籠,大火蒸5分鐘,取出放入開水鍋中備用。然後,將骨湯燒開,加入蝦油、料酒、味精,倒入扁肉燕,再澆上香油。如果不蒸就生吃,會更香脆可口。細節
3.佛跳墻
佛跳墻是福州的主要名菜,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由聚春園餐廳的老板鄭春發開發。食物種類繁多,有各種山珍海味,魚翅、海參、扇貝、蘑菇、鮑魚等20多種原料。食物是壹流的食材,烹飪過程也需要嚴格的操作,這樣才能保證營養不流失,肉香濃郁,湯濃味美。價格略高,單份壹般需要30元以上。
佛跳墻,又名“滿壇香”、“福壽泉”,是福州的首席名菜,由福州名店聚春園於清朝同治年間首創。主要由鮑魚、海參、魚翅、魚肚、魚唇、蹄筋、火腿、扇貝、香菇等28種原料制成。,加紹興酒,貯於壇中,泥封,煨制10小時以上。細節
4.油炸鯛魚
炒牡蠣,又名炸牡蠣,是閩南著名的特色小吃。食譜雖然簡單,但要做得特別好吃還是很難的。炒生蠔鮮美可口,是各大餐廳不可或缺的配菜。
蠔煎,閩南話裏就是蠔煎,福建很多地區都有,只是各地做法略有不同;臺灣省生蠔配空心菜、雞蛋、紅薯粉炒;閩南附近的做法大部分都壹樣,會加很多青蒜和紅薯粉。細節
5.芋頭包子
廈門有壹種漢族的著名小吃,叫芋頭包。芋頭包是老壹輩廈門人過年必吃的,就像北方人過年必吃餃子壹樣。
說到廈門芋頭包子,誰也擋不住它的美味,尤其是剛蒸好的芋頭,包皮很薄,好像要破皮了。雖然蒸出來的芋頭包很燙,但是還是忍不住要吃壹口,而且是很大的壹口。它是將芋頭去皮洗凈搗成生芋頭糊,加入少量澱粉和精鹽,攪拌均勻,在碗內壁塗壹層油,加入事先準備好的肉絲、蝦米、香菇、冬筍、菱角等餡料,再覆蓋壹層芋頭糊制成。細節
6.廈門沙爹面
沙爹面是壹種著名的湯面小吃,在東南亞廣為流行。沙茶起源於馬來西亞,也來自印度尼西亞。在中國沙茶面,有閩南沙茶面、廣東潮汕沙茶面等風味。福建是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地區,也是海外華人的主要祖籍之壹。福建人的生活中有很多舶來品,沙茶就是其中之壹。沙爹面整體以制作沙茶醬為主,沙茶醬用來做湯頭,以廈門沙爹面為樣板。
沙爹面的主要成分是基礎、油面和湯頭,其中湯頭的亮點是沙茶醬。至於其他的海鮮、肉丸、魚丸,都是根據人們的不同需求添加的,每個店都會有自己的秘方和配料。細節
7.定邊膏
福州小吃豐富多樣,其中定邊糊(又名鍋貼)已成為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是福州的特殊標誌。凡是生長在福州或者長期生活在福州的人都愛吃。背井離鄉、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異國他鄉聽到“定邊糊”這個詞,會覺得仿佛親眼看到了家鄉的“倩影”,成為壹種愛祖宗、愛家鄉的風味小吃。
傳統的福州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定邊糊。每逢中國農歷長夏時節,福州市民和郊區農民都會制作定邊糊來“制夏”。因為長夏已進入農忙季節,在這壹天煮定邊糊不僅是為了全家吃好再下地幹活,也是為了讓鄰居們壹起品嘗。就像涮定邊膏壹樣,“壹粒(涮)熟”來連接感情。細節
8.牡蠣蛋糕
福州的風味小吃,人們經常喜歡鍋貼蠔油餅,味道特別好,也是早餐的首選。用大米和大豆粉包裹牡蠣肉、瘦豬肉和芹菜餡,在鍋中煎至金黃色,撈出。圓形,中間略凸起,色澤金黃,殼脆,餡軟甜。在當地,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煎蠔油餅。這種習俗已經流傳了很久。
蠔餅(福州方言,diê-biāng)又稱海蠔餅,是福建省福州市漢族的傳統小吃,具有濃郁的福州風味,獨具特色,遠近聞名,魅力無窮。圓形,色澤金黃,殼脆餡美,可單吃。福州人大多做蠔幹餅當早餐粥菜,尤其是蠔幹肉丁糊,曬幹稀釋,味道很好。細節
9.莆田面館
莆田面是福建莆田的傳統食品。與興化炒米粉、燒臘、荔枝肉、炒生蠔、西部扁食、粉絲、菜餅、燉豆腐、煎包等壹道,是莆田的知名美食。莆田面在莆田壹直是招待親朋好友的。莆田拉面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主菜,這讓莆田有了“拉面之城”的美譽。莆田面以江口面最為著名,壹般用於重要客人的接待,被稱為正宗莆田面。
莆田面的關鍵在於面筋,湯汁,配料。壹般前壹天晚上就開始準備。面筋當然是第壹道工序。不像山西面或者拉面面條,是將面團就地拉成細面條。這種面條要用不同的面粉按比例加工,面條煮好後要有韌性,不易糊。細節
10面糊
面糊湯底鮮香可口,面糊爛而不糊。首先要有好的面條線。手工面線會很鹹很韌,在嘴裏放久了也不會爛。其次,它會是美味的湯底。用豬骨、生蠔幹、幹水等小火熬制出爽口不膩、鮮而不渾的好湯底。然後加入已經掰成小塊的面線,慢慢煮成面糊。吃的時候加入各種海鮮,豬內臟等。根據自己的口味。特別推薦香滑的豬血和有嚼勁的大腸,與面糊完美搭配,形成豐富飽滿的口感。
吃面糊的時候,壹定要和油條拌在壹起。不管妳是邊吃油條邊吃面糊,都可以同時享受到香脆的油條和軟糯爽滑的面糊,雙重美味,多種多樣。或者把油條泡在面糊裏。油條吸收湯汁後,微軟的口感略韌綿軟,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