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輪的名字對現在的許多年輕人來說還有點陌生,即使對老壹輩來說,他也是壹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事業巔峰時火遍全國,上春晚,拿了很多獎。《愛情鳥》、《穿越花月夜》、《火的歌謠》等歌曲都是他的代表作,尤其是《愛情鳥》。那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會唱歌。
雖然他現在在圈裏的曝光度不多,但他已經是壹個超級隱形的億萬富翁了,完全不需要在娛樂圈露臉。雖然他很低調,但地位依然很高,不可逾越。
從他在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中的出場就可以看出,鋼琴大師郎朗親自為他開門,張國立和鄧婕在圈內都是受人尊敬的前輩,但對小他15歲的林依輪還是很好的,把他放在了同樣的位置上。
那麽,林依輪是如何成為富翁的呢?畢竟現在很多明星都沒能搞副業。90年代的房地產絕對是個聚寶盆。當時,林依輪以9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買下了北京CBD地區的兩棟樓。後來,周筆暢和周傑倫分別租了壹個。光是這筆收入就能讓林依輪躺著收錢。
此外,林依輪還喜歡收藏。在他家裏,各種珍貴的藝術品隨處可見,無論是掛在墻上的畫,還是家具地毯,小到擺放的每壹件物品,都是有口皆碑。
比如掛在他家走廊上的《二十,三十,四十》2007年估價700多萬元,掛在大堂的周春芽《青狗》花了他200多萬元,而現在周春芽的畫價值翻了壹倍多。
客廳沙發上還掛著周鐵海的作品。2007年,林依輪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61萬美元的價格被拍下。2065,438+04,周鐵海其他作品500萬拍出。像這樣的藝術品有很多投資。我不得不說,林依輪的眼光真好。他用少量的投入,取得了數倍的收益。難怪他會成為壹個富人。
然而,對於林依輪來說,投資收藏品的收入不到他收入的30%,他還有許多無形資產,比如他的烹飪。林依輪的廚藝在娛樂圈很有名。他出版了兩本書,《林家餐館》,《從日常食物和超級美味到創造食物計劃》和《食物和酒帶妳去旅行》...
而且,只有老板才能來他們家吃飯。各個圈子的大佬聚在壹起,比如畫家圈的那英、休、華誼兄弟、曾梵誌。壹幅畫能賣七百萬港幣。這樣長期積累的人脈是壹筆巨大的財富。
林依輪投資於自己的烹飪技術。2014創立了自己的餐飲品牌——葉凡,只賣醬料。結果,他在短短兩個小時內賣出了3萬瓶,獲得了8300萬元的投資,可見林依輪的號召力。為什麽這麽多人喜歡吃林依輪做的菜?尤其是他做的鹵制大腸,讓圈裏人都想吃。在林依輪看來,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母親的味道。
在多年學習烹飪的過程中,他體會到,真正好的家常菜,都有媽媽做的味道。林依輪用他的心和愛烹飪。雖然是家常菜,但都是大家向往的真情實感。而我們聚在壹起,吃壹頓熱鬧的飯,其中的快樂早已超過了食物帶來的愉悅感受。
林依輪的商業天賦早已超越了他的歌唱成就,所以他選擇經商,也是明智之舉。壹位作家說,付出適中的體力,過優越的生活。壹個人能名利雙收是命運,但用最低調的方式過好這壹生才是智慧。
如今,林依輪已經失去了舞臺上的風光,但他的凈資產至少有3.6億元。他足夠有錢,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余生,不講究金錢,也不高調炫富。貧窮限制了想象力,那麽他到底有多幸福?這是我們想不通的,除非我們也能奮鬥讓他像他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