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在南坪集的撤退,使黃維誤判解放軍無力繼續阻擋,下令立即北渡澮河。165438+10月24日,其先頭部隊已到達忠義集、東平、楊莊壹線,逐漸進入解放軍的口袋陣地。但他馬上發現,解放軍主力集結在兩翼。知道不妙,他命令已經過了澮河的部隊迅速撤退。當天晚上,該團撤至南平集地區。165438+10月26日,史蒂文·黃兵團雖然被圍,但畢竟是精銳之師。它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壹邊快速構築工事,壹邊聯系南京。顧指示全力東進,當面破敵,與兵團會師。根據這壹指示,黃維決定第二天集中四個主力師,利用人民解放軍立足點不穩,包圍圈很緊的優勢,齊頭並進,向東南突圍。
85軍110師師長廖運周報告,該師偵察人員當面發現解放軍薄弱環節,可乘隙突破。同時建議變齊頭並進為分步行動,以110師為先鋒,先搞突然襲擊,其他三個師緊隨其後。黃偉采納了這個建議。但史蒂文·黃不知道的是,廖運周是中國共產黨的秘密黨員,這破壞了史蒂文·黃的突破計劃。當廖運周的110師被第85軍建制的史蒂文·黃兵團圍剿時,特別是在掌握了史蒂文·黃的突圍計劃後,他立即派人試圖與解放軍的野6縱當面聯系,請求在突圍之際舉行起義。劉伯承和鄧小平批準了他的請求,規定了起義部隊的行軍路線和聯絡信號,並指示第6縱隊做好迎接起義的準備,阻擊史蒂文·黃的突破。得到劉、鄧批準後,考慮到突圍時四個師齊頭並進,110師被夾在中間,不利於起義。為保證起義成功,向黃維提出由110師為先鋒先攻。
165438+10月27日,廖運周率110師兩個團(另壹個團被85軍留作預備隊)順利通過解放軍陣地,進入指定地點。110師通過時,第6縱隊立即封閉通道。黃維以為110師已經成功突圍,命令下面三個師沿著110師的路線跟進。沒想到,馬上就被解放軍的伏擊火力迎頭痛擊。盡管有飛機和坦克的支援,他還是沒能突圍。為了妥善安排110師的起義官兵,中野將該師的起義秘密進行了三天,這進壹步迷惑了黃維對110師的突破。得知110師起義後,12兵團士氣大減,軍心動搖。劉智在回憶錄中認為,廖運周的反叛是史蒂文·黃軍團失敗的關鍵。
廖運周領導起義後,中野不失時機地猛攻史蒂文·黃兵團。劉、鄧曾壹度估計兩三天就能解決。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樂觀。史蒂文·黃依靠優勢火力,頑強防守。前壹段中野躍入大別山千裏,由於壹路上行動迅速,幾乎所有的重武器都報廢了。然後為了鞏固根據地,抽調壹部分部隊充實地方部隊。這就導致了人員和火力的極大不足。尤其是大炮嚴重短缺。當時中野全軍只有兩門75毫米野戰炮,42門山炮,200發左右炮彈。迫擊炮207門,炮彈250發左右,每門炮平均只有壹發炮彈。如此少量的火炮火力,無法壓制敵人的火力,因此攻擊難以有效,無法達到快速殲滅的目的。黃偉認為,如果就地防守,就會被困住致死。還不如在解放軍的包圍圈還沒有鞏固的情況下,繼續組織突破。因此,在圍城的頭幾天,黃維在飛機、坦克、大炮的支援下,繼續向東南突圍。
165438+10月28日,黃維在十二輛坦克的掩護下,以18軍三個主力團猛攻馬小店。在進攻前的火力準備中,發射了數千發炮彈,摧毀了村裏幾乎所有的房屋和解放軍的工事。但第6縱17旅誓死奮戰,付出巨大代價終於擊退敵人。同壹天,顧乘飛機飛越雙堆集,命令堅守,站穩腳跟,盡可能擴大占領區。蔣介石認為黃維兵團完全可以抵擋解放軍的進攻,於是命令黃維等待救援。當12兵團的官兵聽到這壹命令時,他們都在關註黃兵團的結局。65438+2月1日,12兵團副司令員胡璉乘坐的飛機降落在雙堆集臨時機場。胡璉是18軍(12軍的前身)的司令員。整編軍恢復兵團番號時,由於蔣介石、白崇禧、陳誠之間的派系矛盾,他沒有自然成為兵團司令,而是由。當12兵團陷入重圍時,胡璉拋下爭名奪利,和老部下壹起奔赴雙堆集赴湯蹈火。由於胡璉精明能幹,作戰經驗豐富,在他的指揮下總是打勝仗多,所以他在12兵團有很高的威望。他的到來在某種程度上鼓舞了部隊的士氣。
65438年2月7日,黃維命令胡璉飛往南京,與蔣介石會面,匯報12兵團近況,請求增加空投糧食炸彈。臨走前,史蒂文·黃告訴胡璉不要回堆集。在會見蔣介石後,胡璉說,12兵團的許多軍官都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對黨和國家忠誠。如果被解放軍圍剿,即使付出數倍的代價,也會損失大量的精英幹部。所以有人建議,應該命令他們突圍。介石接受了這個建議,命令黃維堅決突圍。匯報後,胡璉飛回雙堆集協助指揮。18軍是壹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師,多次參加戰鬥,是國民黨軍隊的五大主力之壹。其118師33團更是兇猛,號稱“老虎團”。該團由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組成,作戰中難得遇到對手,堪稱王牌中的王牌。大王莊位於雙堆集南側,屏蔽了黃薇兵團的核心陣地。黃維把“虎群”放在大王莊,希望這只“惡虎”能守住雙堆集南門。
為了殲滅“老虎團”,打開南門,中野的第6、46團和華野的第7、57團兩個主力團進攻大王莊,決心拿下這個極具戰術價值的小村莊。在重炮火力掩護下,我第壹攻擊梯隊三營奮勇沖殺,迅速突入大王莊,與“老虎團”同歸於盡。夜間近戰是我軍的特長,但對於身經百戰的“老虎團”來說,當面幹掉他們壹點也不含糊。在幾乎成了壹片廢墟的大王莊,“老虎團”與我軍展開了逐街逐戶的戰鬥。機槍、沖鋒槍、手榴彈、槍榴彈、火箭筒、火焰噴射器、迫擊炮等近戰武器都有使用。雙方的重炮炮彈雨點般落在這個小村莊上。人們的斷肢,連同泥沙和石塊,騰空而起,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煙味,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和燒焦的味道。整個大王莊就像壹艘在猛烈風浪上的小船,在烈火中顫抖呻吟。
壹場血戰,“老虎團”終於被攻擊部隊驅逐出大王莊。“老虎團”團長惱羞成怒,壹邊叫炮兵群阻擋我後續部隊的投入,壹邊組織力量反擊。普通部隊打不了三五次,腿可能會發軟,但這個“老虎團”真的名不虛傳。他們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與我軍作戰,甚至連續發起15沖鋒。最終“老虎團”全部傷亡,我進攻大王莊的三個營所剩無幾。最後,“虎組”負責人組織了汽車人、勤務兵、炊事員、馬夫等全組所有剩余有生力量,發起了最後的沖鋒。關鍵時刻,我這個華野7縱的團長,派出了最後壹支預備隊——縱隊警衛連。又經過壹場激戰,終於粉碎了敵人的最後壹擊,我150多人的警衛連只剩下17。大王莊之戰從早上8點持續到晚上8點,整個村子除了幾堵破墻外,幾乎被夷為平地。12 12日,劉伯承、陳毅發布《促黃維立即投降》壹書,要求他們不要進行殊死抵抗,要愛惜部下的生命,放下武器。但是史蒂文·黃拒絕投降,戰鬥到死。
當天黃昏,華野7縱攻雙疊在東南制高點設下了尖谷。尖谷雖然只有25米高,但卻是馬平川某雙棧集區的關鍵制高點,對觀察形勢、協同火炮極為有利。12兵團的炮兵觀察站就位於其上,是兵家必爭之地,由戰鬥力最強的18軍防守。由於解放軍攻勢兇猛,18軍軍長楊伯濤擔心守不住,於是下令發射空投的催淚彈。解放軍毫無準備,部隊變得混亂,被迫停止進攻。部隊才安下心來,意識到沒多大作用。此後解放軍進行了反病毒教育和防護準備,以後如果用在12兵團就沒什麽用了。
65438+2月,65438+4月,陳士渠指揮華野第3、第6縱向雙堆集東北的群工事發起進攻。他以華野進攻能力最強的第3、第8師為主攻,組成第3炮兵團和第8炮兵營的炮兵群,直接支援第8師的進攻。第3縱炮團主力與華野特種兵縱隊重炮組成炮群,第3縱縱隊負責雙樁壓制敵炮火。經過精心準備,攻擊在黃昏時分發起。守備團是10軍114師的第54團,原是18軍的首發部隊,後在軍隊整編中調配到10軍。是12兵團中最強大的壹個團,被稱為“威武團”。解放軍的攻擊部隊是華野的3縱23團1營(即洛陽營)和中野的6縱43團1營(即向陽營)。攻守雙方都是精銳之師,毫無疑問這是壹場硬仗。經過壹個小時的強火力準備,解放軍沖入陣中,雙方肉搏,血戰三個多小時。解放軍最終攻占了這組工事,浩浩蕩蕩的團大部分全軍覆沒,只剩下100多人逃回雙堆集。與此同時,華野7縱21師和中野6縱16師47團在炮兵支援下,激戰攻占峰谷,楊伯濤立即裝備了18軍的特務營和工程兵營,甚至為炮兵營的官兵配備了步兵武器。可以說,他們動用了壹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進行反擊,但經過反復嘗試,還是沒能奪回峰谷。此外,中野4、9縱隊還攻占了楊老屋村、楊子泉村。結果黃維的兵團司令部、炮兵陣地、臨時機場等。暴露在解放軍面前,形勢非常危急。黃維把兵團警衛營調到18軍,把14軍的壹千多名零散人員組織起來,也編入18軍。所有能拿起槍的人都用過它。失去陣地後擅自撤退的營長、團,不問原因壹律槍斃。但還是擋不住解放軍的攻勢。解放軍的炮火已經可以覆蓋整個雙樁,炮彈繼續在黃維隱蔽部旁邊爆炸。因為面積小,人員擁擠,每壹發炮彈落下,都是傷亡。65438+2月15日9時,空軍副司令員王樹明飛臨雙堆集上空,通知黃偉因各種原因不能按計劃實施。黃偉說,既然不能按計劃覆蓋突破,就只好斷然處理。於是他召來10軍軍長秦道山和18軍軍長楊伯濤,下令摧毀重武器和電臺。黃昏時分,他們分兵兩路,從蚌埠以南的鳳臺縣突圍。
16時,解放軍發起總攻,攻勢如潮。黃維見難以支撐,只好提前突圍。他和兵團副司令員兼85軍軍長吳少洲,帶著三輛坦克,在11師和戰車營的掩護下,從雙堆集以西打開缺口。但走到半路,黃偉的坦克壞了,只好下車步行,被解放軍追上了。吳少洲的坦克過小河時,因為黃維和胡璉的坦克在前面,壓壞了浮橋,過不去。吳少洲幹脆在路邊下車,等著解放軍被俘虜。楊伯濤沒有沖出去,看到解放軍把他圍住了,就跳到旁邊的河裏自殺了,但是因為河水淺,冬天又冷得刺骨,他只好爬上岸,被解放軍俘虜了。秦道山也在亂軍中被俘。
到65438+2月,16,黃維的12兵團有四個軍和壹個快縱隊,十壹個師十幾萬人。除18軍第49師和騎兵團有部分突圍人員逃脫外,他們幾乎全軍覆沒。當胡璉在第6兵團的防線突破到鮑家莊時,12兵團已被殲滅。包括胡璉訓練的18軍在內的65438+萬人,現在都是壹個人逃走了,連跟隨他的士兵都是戰車第3團的。好在固鎮還有18軍騎兵團800多人,可以作為重建部隊的支援。沒過幾天,12兵團剩余官兵集中在蚌埠。從雙堆集突圍的最大力量是18師53團副團長張虹率領的團官兵和114師工程兵營數百人。在途中,他們加入了18師師長陰軍率領的小部隊,並收容了壹些分散的官兵。當他們到達古鎮時,已經有1200多人了。
原來固鎮附近的18軍49師有5000多人,但這個師屬於老3師的殘部,是18師重建3師時插花換下來的,和土木部沒有歷史關系。排在18軍序列之下,但這根本不是胡璉的依靠。果然,沒幾天,這個師就奉命撥入88軍序列。
第六軍團從蚌埠撤退時,胡璉已經收留了2000多人,這只能勉強作為恢復兵力的依據,但中高級軍官的缺乏才是最致命的。原18軍和10軍的師長和團長很少突破。然而這壹切,都要等到南京遇上陳誠。胡璉向蔣介石提出了“改組舊班子,繼續報效國家”的策略。蔣介石立即任命胡璉為第二訓練總部司令,並在新到的美援武器中調撥了足夠三個軍使用的裝備。沒有嚴重依賴的胡璉,從此出發去江西,收拾殘局,四處流浪,獨樹壹幟。他提出了“壹甲壹兵,壹縣壹團,三縣為師,九縣為軍”的特殊征兵理念。短短幾個月,他就招了4萬人。抱著在雙堆集全滅的12兵團的棺材,出現在國軍的序列裏。
解放軍高級軍事組織很快在敵營重新發現了第12兵團的番號。在戰場上,這種被消滅後又重新收復的敵人,即使打著“王牌”的標簽,也普遍不堪壹擊,戰鬥力與“前輩”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我們對敵人整編的第十二兵團不夠重視。當葉飛的散葉十兵團千裏進福建,先下撫州,再猛攻廈門時,胡璉新建的十二兵團也從江西撤退到廣東潮汕。胡璉的任務最初是保衛廣州。眼看四野攻勢淩厲,為了保存實力,他從汕頭上船,撤退方向不外乎海南、臺灣省和金門。第十兵團情報部門已偵察到胡璉在海上,不排除向金門進發,但最後判斷敵人很可能去臺灣省。此時,金門島上的敵李良榮第22兵團只有2萬多士兵,第10兵團已下定決心,要大張旗鼓地進攻金門。
胡璉開始撤出臺灣省。航行到壹半,他收到臺北發來的電報,說“與李良榮壹起去金門換防”,然後掉頭向金門駛去。胡璉的艦隊剛剛抵達羅灣,解放軍在古寧頭的登陸也已經開始。壹個防守者還沒走,新增幾萬天賦,而進攻者還在按計劃操作,對防守有利而不是進攻。戰爭開始時,胡璉不確定勝敗雙方的人數。堆集的教訓太深刻了。他不敢再冒險在敵人面前跳傘,堅持蹲在船上指揮,以防不測。後來發現解放軍的船被燒了,後援沒有繼續,軍隊已經投降了。這才下定決心填船登陸,實施更大規模的反圍剿反沖擊。經過三天的金島血戰,胡璉以幾乎相等的傷亡代價,吞噬了解放軍登陸部隊的三個加強團近萬人。不可否認,這是國民黨軍隊在三年內戰中被整師、全軍、全團消滅後的唯壹壹次殲滅性勝利。顧寧確實是壹個“偉大的勝利”,“偉大的勝利”是在蔣介石政權岌岌可危的時候到來的。胡璉,很像壹個在最後壹分鐘無序進球的球員,拯救了失利的壹方免於剃頭,為慘敗挽回了壹點面子。1949 5月13由原第十二兵團殘部在上饒創建。
指揮官:胡璉。
副司令:蘇湖
參謀長:楊
十八軍軍長:高魁元副軍長:王敬之。
11師長:劉副師長:翟參謀長:。
14師師長:羅錫疇副師長:夏超。
118師師長:李淑蘭
第67軍軍長:劉連義
18師師長:副師長:孟
第7師:何士通,副師長:劉思鎮。
第75師師長:肖桂田副師長:參謀長:文
114師長:王文
1949年9月到達潮汕地區時的整訓序列,10月轉戰金門,65438年2月26日改為金門防禦司令部。
指揮官:胡璉
副司令:蘇湖
參謀長:楊
副總參謀長:王文
十八軍軍長:高魁元副軍長:王敬之的陰軍。
11師長:劉副師長:翟參謀長:。
43師師長:包步超
118師師長:李淑蘭
十九軍軍長:劉,副軍長:唐三才,參謀長:林
13師師長:吳垂坤
14師師長:羅錫疇副師長:夏超。
18師師長:孟
第67軍軍長:劉連義,副軍長:袁九鵬,參謀長:張
第五十六師師長:沈副師長:遊牧民。
第67師師長:何士通副師長:劉思鎮。
第75師師長:王光耀